“我们家9亩地里多半种的是洋芋,只要把洋芋种出来,协会的人直接就到地里收购,不用发愁洋芋卖不出去。”3月17日,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村民李发祥说,“现在互助洋芋名声大了,卖得好,价格也高了。”在互助,提起洋芋,就不得不说到王顺邦。这几天,他正忙着给村民传授科学种田、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从记事起,王顺邦家地里种的是土豆,家里放的也是土豆,每天三顿饭吃的还是土豆。困难的生活让他对土豆有着特殊的情感。1997年,王顺邦四处借钱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往西宁贩运土豆,没想到一天下来竟赚了一百多块。从此,王顺邦的生意越做越大,从卖自家的土豆,发展到收购村里、乡里的土豆,与商家签订合同长期供货。
2004年,王顺邦成功转型成为农民经纪人。靠着庄稼人特有的诚信和踏实,很多外地客商都愿意和他做生意,而乡亲们也愿意把自己的土豆交给王顺邦去卖,他们不再为土豆卖不出去而发愁了,从地里刨出来的“土蛋蛋”在乡亲们眼里已经变成致富的“金蛋蛋”了。
2006年,王顺邦怀着把家乡的土豆推销到全国的梦想,自费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农副产品博览会。最终,互助县的土豆被评为名品大赛金奖,王顺邦还获得了免费商铺。2007年,王顺邦将包装精美的互助土豆摆到位于河南郑州的免费商铺里,并创建了我省首家由农民组织的马铃薯种植销售协会。
2007年,王顺邦与甘肃某航天育种研究所签订了我省第一个黑土豆种植项目,黑土豆被当地农民称为“黑美人”。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每亩地增收近百元,为当地农民创收近百万元。
相关链接:
互助县采取财政贴息的办法为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有力扶持了当地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截至目前,互助县对237人进行了创业培训,培训后每户安排1万至2万元的贴息贷款,共有142人实现自主创业。 (作者:魏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