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创业辅导 >> 创业故事 >> 正文
 
他,从草原走来——记中国杰出青年农民叶群塔贤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2009220,北京。

  叶群塔贤,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秀麻乡三巴村的藏族青年农民,在潮水般的掌声中,沿着红地毯走上了第十三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的领奖台。

  获此殊荣,辽阔的西北五省区只此一人。

  一个月后,我们走进叶群塔贤家,展厅里摆满了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的石雕作品,墙壁上是一幅幅唐卡、人物和山水绘画。叶群塔贤依旧忙碌着和学生一起进行石雕创作。

  让人难以置信,这位从未踏进艺术院校门的藏族青年,完全靠着生活的滋养,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凭借手中的刻刀和画笔,描绘出自己的梦想,镂刻出一条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之路。

  在成长的环境中吸取艺术养分,生活引领他走进艺术殿堂

  19777月,叶群塔贤出生在地处偏远的秀麻乡三巴村一个寻常的牧户家里。因为贫困和远离学校,7岁的时候,叶群塔贤开始挥起放羊鞭为家里分担生活的重负。

  让一直与牛羊和草山为伴的叶群塔贤大开眼界的是,大自然美丽的画卷,和寺院里雕梁画栋、壁画。白天放羊想的是画,夜里梦见的也是画。叶群塔贤着魔了,用那不听话的手开始学习绘画。

  家里的生活本来拮据,叶群塔贤学画的纸笔根本无从谈起。已醉心绘画的叶群塔贤自有他的办法:春夏时节,一边放羊,一边在平地、石头、山坡上画画;严寒的冬天,冻结的冰面又成了他的画板,他双手攥着沙土在冰上绘出人物和各种飞禽走兽的图形,时而站在高处揣摩图案是否逼真,时而站在冰面上进行修改,反反复复,常常是手麻脚木浑然不觉。就在没有画师的指点下,舍得下苦的叶群塔贤为自己的绘画打下了功底。

  日子久了,他生活中熟悉的一切——磨炒面、加工羊皮、剪羊毛、搓绳子、捻毛线、打酥油、挤奶、背水等都成了他画布上的内容。或许因为对自己身边的生活太熟悉,有着比一般从事绘画者更深刻的理解,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藏家生活更接近本原,更透出质朴和清新。随着绘画技艺一路精进,叶群塔贤又把艺术追求的触角伸向了雕刻。有了不断成熟的绘画功底做铺垫,他的石刻技艺也在一刀一凿的积累中娴熟起来,普通的石头在他的刻刀下注入了灵性——狂奔的牦牛、野性的藏獒、神奇的藏羚羊……无一不在逼真中传递出青海高原的神奇与魅力,散发出浓郁的藏族生活气息。

  随着《我和牦牛的故乡》、《美丽的村庄》、《背水姑娘》、《挤奶》等大量绘画和雕刻作品,从偏远的三巴村走向西宁、兰州、北京、上海等地,叶群塔贤的名字不胫而走,其部分作品带着草原的气息陆续走进了《诗集》、《青海旅游》、《甘肃风采》、《加拿大画报》。

  好风凭借力。走出草原,石雕为放飞生活的理想铺就了一条起飞的跑道

  2002年秋天,为了把家里的羊卖个好价钱,叶群塔贤平生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省会西宁,同时也带来了自己的几件石雕作品。在几十只羊顺利出手后,叶群塔贤来到位于南川河岸边的小游园文化市场,这里摆出的字画、古玩、雕刻品让20多年只见牛羊和草山的叶群塔贤眼花缭乱,本想用卖羊的钱买几件雕刻品回去临摹,倒是他手里的石雕引起了摊主的兴趣,从未把手里的石雕变成钱的叶群塔贤,没有丝毫讨价还价,就把手里的一件石雕作品《神牛》以1200元的价钱出手了。走出市场,叶群塔贤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没想到自己的一件石雕能卖四五只羊的价钱。虽然只有1200元钱,却是他从事绘画和雕刻艺术以来,凭手艺挣来的第一笔钱。朦朦胧胧中他看到了在牛羊和草山之外的一条新的生活之路,并使他一向平静的内心泛起了波澜。

  2004年春天,叶群塔贤卖掉家中的牛羊,一家四口人搬到了90多公里外的同德县城,盖起了三间房,运来了雕刻石料,真正开始把绘画尤其是石雕作为自己的产业做起来。

  离开草山牛羊,由牧民向靠手艺吃饭转型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第一年,叶群塔贤只卖出了两三件作品,收入也只有几千块钱,仅够一家人维持生活,就在他陷入困顿之际,州县领导向他伸出了援手。同德县挤出3.5万元资金为他建起了有展厅、画室的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县宣传、旅游等部门对叶群塔贤进行策划包装,极力把叶群塔贤和他的石雕作品向外推介。县上掏出费用一次次为他在省内外办石雕作品展销会。省州县的许多领导都成了叶群塔贤石雕作品的义务广告宣传员”……有了方方面面的倾力支持,叶群塔贤的石雕艺术产业迎来了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黄金季节。逐渐,叶群塔贤的名字开始了起来,他的石雕作品也跟着由几千元向几万元的价格攀升。

  叶群塔贤的艺术市场不断在省内扩展开来,在20072008年的青洽会上,叶群塔贤利用当地政府为他争取的展位作平台,在使自己多年积累的具有宗教文化和浓厚藏族生活气息的石雕作品得以充分展示,引来了海内外参会者的极大兴趣,让叶群塔贤拿到了价值10万多元的购销订单。与此同时,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的同德石雕艺术作品展览会上,两件获得专利权的藏奔羊藏獒石雕,被当地客商以6.5万元的高价买走,并与甘肃福胜苑文化艺术品公司达成长期合同意向。随后,叶群塔贤又带着石雕作品应邀参加了规格更高的北京民族文化艺术博览会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叶群塔贤以年收入50多万元的身价成为当地知名的石雕艺人和致富带头人。

  经历了贫困,更能理解贫困。在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期待带动更多的乡亲们走出贫困

  面对党和政府赋予他的海南州十大杰出青年、海南州致富能手等各种荣誉,叶群塔贤没有陶醉其中,他深知自己脚下仍在延伸的艺术产业之路,凝结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乡亲们的关爱之情,他更深知众多的乡亲们还待走出贫困。在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立意要回报这块生养自己的土地,回报这里的乡亲们,让更多人掌握石雕技艺,从贫困走向富裕。

  叶群塔贤早在三年前就开门收徒,前后达百余人。这些学徒大多来自贫困家庭,为了减少学徒的经济负担,只要来学习,叶群塔贤就负担学徒食宿等全部开销。

  在叶群塔贤家里,除展厅兼教室和他的画室外,占据空间最大的就是学徒的宿舍和一摞一摞的被褥,叶群塔贤一家四口只有一间10多平方米的居室。近40人的吃饭全由他的妻子侃卓措负责张罗,既便如此,理解丈夫良苦用心的侃卓措毫无半句怨言。

  接着,叶群塔贤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自己石雕文化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雪域塔贤雕刻工艺美术中心,并以此为基点产生广泛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几十名贫困家庭的子女通过学习雕刻技艺找到事业和生活的出路。其中部分学徒在掌握技艺后,已走出师门单独创业。叶群塔贤在搬到同德县城不久,就陆续把秀麻乡10余人引领到县城跟他学雕刻。五年前,公保加跟随叶群塔贤学习雕刻时,没有任何绘画基础,有了叶群塔贤的指点,自然比叶群塔贤当初学画时省了许多力,五年后便已可以独立完成雕刻作品,学习期间通过完成作品每年便可获得5万多元的收入,有了公保加的这笔收入,他家盖起了房子,并把两个弟妹送进学校读书。去年,他又在叶群塔贤的支持下,开始自己单独创业,并带起了徒弟。在公保加看来,叶群塔贤是一个十分重情的人,自己的日子好了,并没忘了草山深处三巴村的乡亲们,一边引领着同村的乡亲走出来寻求发展,同时,只要知道谁家有个大灾小难,总是热心地伸出手去拉一把,数年下来,他为乡亲们扶贫济困投入的资金就达数万元之多。

  叶群塔贤作为海南州雕刻文化产业的致富带头人,虽然从未进过校门,却凭着自己娴熟的技艺,带着自己的雕刻和绘画工具,鼓足勇气走上了当地劳动和就业等部门为他搭起的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讲台。虽然他讲不出深奥的艺术理论,对急需就业的培训者来说,却更显实用。仅同德县就先后有数百人接受过他的培训,其中很多人在培训后开始了文化打工”——一个亮点辉映一片,一个新兴产业在悄然扩容。

  古老而广阔的草原,常常是孕育传奇的地方。从一个单纯的年轻牧民,像一只雄鹰展翅飞出草原,飞到了第十三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的领奖台,这是一个极富时代特色的传奇。(作者:萧柳 建军 彭措)

      短评

  闯出一片新天地

  叶群塔贤,同德县一个平凡的青年牧民。靠着一股子敢想敢干、顽强拼搏的精神,摘取了中国杰出青年农民的桂冠。成绩虽为叶群塔贤个人所有,但事业成功,对欠发达地区的农牧民转变观念、创新自我发展之路,树立了一个极有说服力的典范。

  创业不易,贫困落后地区的农牧民要趟出一条自我创业之路就更难。首先是要打破思想上的封闭和束缚,摒弃等、靠、要的陋习和三饱一倒安于现状的生活模式,自信自强自立,大胆走出去。其次要敢闯,只有闯过了观念关、素质关、技术关,广大农牧民才能筑起自己的创业之路,才能靠着好政策扬帆远航。

  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进程中,引领越来越多的农牧民走上自主创业致富的道路,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这需要基层的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扶。只要做到真心帮,真心带,真心铺就就业创业的路子,广大农牧民群众会跻身致富的行列。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谢韫
上一篇:把青海小蚕豆推向世界大舞台——记赵永贵
下一篇:没有了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青海省中小企业项目库入库及资金需求登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小局动态]关于做好2008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重要通知]青海省百户重点培育企业季度报表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中小局动态]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百户重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最新更新
[财经新闻]进出口银行去年发放船舶贷款逾1500亿
[财经新闻]广州楼市升温 3月份一手楼成交总量升34
[财经新闻]日本新经济刺激计划规模1500亿美元
[财经新闻]中央财政今年安排420亿资金“保就业”
[财经新闻]景气指数降幅收窄 企业信心提升
[财经新闻]国资委警示央企:更严峻考验还在后面
[财经新闻]财政部:今年财政收支形势比较严峻
[财经新闻]3月CPI、PPI再次被提前泄露 继续双双告
[时政要闻]两石油巨头抬高华南油价 疑酝酿全国提价
[时政要闻]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105.6 比上季回
[时政要闻]一季度港口吞吐量企稳反弹 扩内需政策效
[时政要闻]09年全国财政收入预算安排66230亿 比上
[时政要闻]去年中国实际发国债约8549亿 年末余额超
[时政要闻]央行: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变化对现金供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