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的税收政策落到实处
记者从省地税局获悉,为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将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审批时限从2008年12月31日延长至2009年12月31日。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8000元为限额依次减扣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可上下浮动20%。 在积极贯彻落实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税收政策的同时,我省为鼓励民众创业,对首次创业、新办实体、从事个体经营的大中专毕业生、低保对象、残疾人、复转退军人及现役军人随军家属等,可选择适用最优惠的税收政策,但不能累加执行。例如:大中专毕业生可执行《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青政办〔2009〕34号)中规定的政策,也可选择执行青政办(2007)105号文件中“普通高校毕业生创业时比照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残疾人可选择执行财税(2007)92号文件中个人就业的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对低保对象按未达起征点对待,具体可根据《青海省财政厅、青海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提高营业税起征点的通知>》青财税字[2008]1812号文件规定执行即营业税起征点,将按期纳税的营业税起征点由现行月营业额3000元提高到4000元,按次纳税为每次(日)营业额100元。
好政策,落实是关键。省地税局税政一处马处长告诉记者,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于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我省各级税务部门一定要宣传好,要让享受政策的人群了解、明白。更要发挥税务部门熟悉政策等优势,积极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社会公共网络资源,加大对已有的纳税服务方式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获知并享受到便捷、有效的服务。认真做好帮扶工作,比如简化程序,开辟绿色通道等,切实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增强应对危机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作者:玉娟)
建立人才供需交流平台
记者从省个私协会获悉,为了解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省工商局、省个私协会,采取走访院校、联系人才交流中心、送人才到企业等形式,从3月开始,在全省工商系统开展“我为企业寻人才”活动。
省个私协会负责人介绍,这项活动主要依托企业注册、年检窗口,了解掌握企业用工情况,建立用工信息库;走访各大院校,了解掌握应届毕业生情况,建立院校毕业生应聘信息库;与各级人才交流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收集掌握全省应聘人员所需岗位情况并建立应聘人员信息库。每月人才交流中心将工商部门收集到的企业用工信息及时在“昆仑人才网”和“青海省非公有制经济网”等媒体发布;各级个私协定期向各大院校和各级人才交流中心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同时,采取回访企业、上门服务等形式,向企业发布院校应届毕业生和人才交流中心寻业人员情况,在企业和院校、人才交流中心之间搭建起一个人才交流平台。
据了解,截至3月25日,通过企业年检共发出企业用工信息调查表1566份,收回1470份,回收率为93.86%;共收集441家企业用工信息,提供岗位数1332个,其中适合大中专毕业生的岗位有636个,适合社会待业人员的岗位有302个,适合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岗位有394个。
同时,为帮助大学生创业,省工商局、省个私协会还准备在5月组织主办“自主创业我先行”高校大学毕业生创业报告会,邀请本省和外地的企业家为高校毕业生介绍自主创业的社会经验、创业意识和百折不挠的创业历程,激发大学生们的创业热情,使他们树立创业信心。(作者:子娟黄利利)
创业培训———实现就业倍增效应
得知县有关部门要举办“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创业培训班的消息,在广州白云区开拉面馆的马乙卜拉匆匆买了机票赶回了循化。在许多人看来,马乙卜拉算是个老板了,在广州已经开了两家拉面馆,去年净收入30万元。但他自己知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扩大经营规模,自己还是缺少理性的发展思路和技术支持。于是,第一期培训结束后,他又到第二期培训班旁听。马乙卜拉所在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察汗都斯乡红旗村有三十多家开拉面馆的,他认为自己在培训班受益匪浅,于是将培训机构的老师硬拉到村里,想让老师们给村里所有开拉面馆的人上上课,让他们也长长见识。海东地区就业服务局培训中心的老师们大受感染,先在第二期培训班上安排38人,并尽快组织了两次第三期专场培训班。
记者从海东就业服务局培训中心了解到,按照《青海省“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项目实施方案》,经过三年的发展,这种新的创业培训模块,在海东地区已基本成熟。由于SIYB培训具有培训周期短、学员参与程度高、培训方式灵活、教学效果突出的特点,四个培训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培训模块,改变了以往培训中学员只能被动接受灌输的局面。截至目前,海东地区利用“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模式培训学员1407人,成功创办小企业845家,新增就业岗位29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