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兑现承诺代价逐年提高
随着中考成绩的公布和高招录取的开始,不少家长纷纷兑现对孩子的承诺,“考后消费”不断升温。
在录取结束后,不少家庭要摆“升学宴”、“谢师宴”。加上准备送孩子上学的交通费、学费、生活费……有的家长甚至表示,仅高考后的一些“必需”花费,就相当于普通家庭学生大学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总和,甚至更多。
亲戚长辈齐赞助 随着物价不断上涨,考生家长们兑现承诺的代价也在逐年提高。
在“考后消费”升温的众多因素中,数码产品方面的消费占了主导地位。在哈尔滨市一家大型数码产品卖场,销售人员表示,最近一段时间,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数码产品销量一路看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考生家长为兑现承诺,对孩子实行奖励。
前来选购笔记本电脑的于晓强先生表示,由于他外甥今年高考的分数非常理想,他将兑现当初的承诺,送给他一台电脑作为奖励。他还说,除电脑之外的其他项目都有“专人”负责,全家人已经自觉地承担起这位“准大学生”的一些重大开支。
于先生还算了这样一笔账,对于一个普通的“准大学生”,仅购买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电子辞典、MP4、移动硬盘等就要花费1万多元。如果是艺术等特殊专业的考生,这项支出还要更多。
作为工薪阶层,由于考生的父母还要支付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这些考后的花费由其他亲属承担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考试之前咱就对孩子有过承诺呢!”于先生笑道。
对于“准大学生”而言,数码产品既实用又时尚,是步入大学之前的好礼物。但对于家长们来说,考后的花费还远远没有结束。孩子的出游、会餐、购物以及考驾照、学外语等各类花费纷至沓来。
高考结束后的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分享轻松、快乐、痛苦的同时,自己也默默承受着“考后消费”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鼓励安慰都需钱
面对高额的“考后消费”,家长们感到了明显的经济压力。但看着孩子经过多年努力考出的好成绩,不少人也表示,只要自己有能力承受,将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孩子这些年上学很辛苦,特别是高三。平时,不要说出远门,就连正常的休息都保障不了。现在好不容易考完了,孩子要和同学出去旅游,当家长的能不答应吗。再说,当初为了让他安心复习,我也承诺过,该兑现就得兑现。”考生家长刘秀华如是说。
和刘女士一样,“只要成绩好,能上理想的学校,花多少钱家长都高兴。”这样的观点被许多考生家长认同。同样,对于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家长们更不敢掉以轻心。吉林市的张翠兰已经为女儿安排了两次旅游“散心”。“就怕孩子有心理负担,想不开。能让她心情好点,花点钱是应该的。”张女士表示。
从事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杨晓波女士回忆说:“10年前,我送姐姐家的孩子上大学,那时候只用了2000元钱,就把所有必需品都置备齐全。今年再送弟弟家的孩子上大学,采购计划已经接近两万元。仅从花费上比较,10年前的2000元钱是当时我两个月的工资,而现在的两万元钱,相当于我半年的收入。”由此,“考后消费”的压力可见一斑。
商家抓考后商机越来越从容
“高考学生持准考证9折优惠”、“欢迎考生和考生家长惠顾”……近一段时间,商家针对考生设计的广告铺天盖地。
面对这块如期而至的香喷喷的“考后经济”蛋糕,商家们越来越成竹在胸,纷纷掀起一波又一波营销高潮。
培训补习 团体报名优惠更多
据记者调查,高考虽然结束了,但不少考生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又投入了各色培训学校的怀抱。除了有重读意愿的考生外,最受欢迎的培训学校是驾校。
“高考后来咨询报名的考生家长特多。只是正赶上奥运会,驾校班车限行,路程远的孩子会受影响。”在北京朝阳区某知名驾校门口,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考后来考驾照的考生很多,针对这一现象,驾校会给几个结伴而来的报名者比较大的优惠,“我们驾校持今年高考准考证来报名的优惠100元,2人以上再优惠200元”。
除了考驾照外、考托福雅思、考计算机等级之类的培训学习也都是考生们消费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