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创业辅导 >> 创业指南 >> 正文
 
梦想从田野上起飞 记循化街子镇返乡创业青年韩进武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奥土斯山下的果什滩村,有一片撂荒多年的滩地,而今开始有了一枝一叶的绿,一朵一簇的花。白杨树迎风摇曳,油菜花浓香扑鼻,马铃薯茁壮成长。改变这一切的便是街子镇果什滩村土地流转大户返乡创业青年———韩进武。几年来,他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创与乡亲们共同致富的道路。

  向生活索取梦想

  1996年,初中刚刚毕业,不满17岁的韩进武就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到黄南藏族自治州打工,由于报酬太低,两年后转到一家屠宰场当了一名屠夫。后来又到循化县伊佳民族用品公司打工。由于无一技之长,尝尽了各种苦头,先后当过搬运工,油漆工,每日筋疲力尽且收入低。但韩进武没有放弃,利用工作之余勤奋学习,向老工人请教工作经验,一步一步成为技术骨干,进而成为公司中层领导,担任了生产科长职务,月收入也从最初的500元增加到5000元。从此,韩进武摆脱了贫困,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人生不能无梦,无梦则无望,无望则无成。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去的青年,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在私营企业拥有一份不错的稳定收入,应该感到满足,但韩进武每次回到家乡看到依然贫穷落后的面貌和终日为生计发愁的父老乡亲,心中便不是滋味。他不断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己究竟需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韩进武积极要求进步。200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使他更坚定了一个信念:要做一个有追求的人,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尽自己的力量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为自己,也为别人活出一份人生的精彩。

  莫让梦想搁浅

  位于奥土斯山下的果什滩村全村350户,1700多人,除去比较肥沃的水地800亩以外,六七十年代大会战时曾在山下开垦出一片荒滩,上世纪八十年代土地承包后划分给各家各户。但由于土地贫瘠,管理混乱,大多数土地长期处于弃耕状态,水利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近几年,许多群众外出谋生,不菲的打工收入与种植业本大利薄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虽然历届乡政府做了大量复耕动员工作,对水利设施也做过多次修修补补,但成效甚微。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从农村走出来的韩进武从骨子里对土地有一份深厚的感情。看到家乡珍贵的土地没人耕种,他时常感到揪心。他想,县上出台了鼓励能人承包土地的好政策,为何不在土地上创出一条致富之路呢? 2009年底,他终于按耐不住创业的愿望,回到家乡准备搞土地承包。他想通过土地流转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栽植花椒、核桃等经济林,套种优质饲料,建立一个产供销为一体的特色农牧业综合开发公司,建立规模养殖场,生产绿色无公害肉食品,进而带动更多的群众以合作社的形式发展特色经济。

  这个想法与其他几个返乡青年韩亚古白、韩进英、韩乙的日、马而乙布等不谋而合,并得到了他们的坚定支持:“你是党员,觉悟高,有文化,又有企业管理经验,就带我们一起干吧!”。看着伙伴们信任与坚持的目光,韩进武决心在土地上干出一番事业。几个三十出头的热血青年立即凑齐他们打工攒下的120万元资金,到镇政府要求承包村里的撂荒地。

  消息传出后,便招来许多村民的冷嘲热讽,个别群众还四处造谣煽动:“土地也不需要添草加料,撂着也没啥损失,要是让他们承包了,就永远也收不回来。”、“他们也没种过多少地,承包出去岂不是白白糟蹋了土地?”韩进武满腔热情地带领伙伴上门与乡亲协商承包事宜,却碰了一鼻子灰。

  “开弓没有回头箭”,成功的道路上哪能一帆风顺!面对乡亲们的猜疑与误解,韩进武没有后退,他一方面积极与乡政府联系,和乡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方面按照群众意愿完善协议内容。为了让村民放心,他将承包期限由原来计划的30年改为15年,最大限度将承包费由每亩400元提高到每亩500元,并承诺在每年的4月兑现承包费。2010年3月10日,在乡政府的协调下,依据“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韩进武与果什滩村9个生产队350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

  心与梦想一起飞

  签订协议时已到最繁忙的春耕阶段,播种迫在眉睫。为了不误农时,抢抓栽植季节,协议签订后的第二天韩进武就带领4个伙伴一头扎进地里甩开膀子大干起来,认真规划种植各种应时农作物。

  由于撂荒多年,渠系田界面目全非,曾经改良过的地块土壤板结、质量下降。没有改良过的地块水土流失严重,到处都是砂砾石块,平整工作难度大、劳动强度高。为了节约资金减轻劳动强度,韩进武第一步便开始了修复水利设施的工作。他立即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清挖渠道6万多米,并积极寻求政府帮助更换了部分水利设施,给土地浇上头水。等土壤松动后,召集200多个劳动力开始平整土地,同时在沙土地上起垄进行土壤改造,为栽植经济林做好了全部的基础工作。

  可是问题又接踵而来,恢复水利设施和支付承包费用花去了很多资金,如果再购买种子和树苗,年内建设肉牛养殖项目的计划将全部泡汤。为此,他多方奔跑,寻求政府各种渠道的支持和帮助。在他的争取下,县林业部门无偿提供了大部分花椒、核桃、白杨树苗,县农业局无偿提供了马铃薯、杂交油菜等种子,并主动派出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县政府及时奖励了5万元土地流转奖励金。这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和措施为韩进武增添了更多底气和勇气。

  心若在梦就在

  种田也要讲科学。为了给乡亲们做科学种田的示范户,他主动要求县农业部门将他的土地作为新品种、新模式、新项目、新技术的示范地,在全村第一个利用旱地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种植了马铃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韩进武的辛勤劳动也换来了乡亲们的信任与支持。不仅改变了原先的看法,而且也愿意在农闲时间到他的承包地上劳动赚钱。村里的韩亥比老人有丰富的务农经验,也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年轻人一把,只要有空闲,就到韩进武的田里去转转,传授一些务农经验,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在政府和乡亲们的共同帮助下,韩进武顺利地在千亩承包地里栽植花椒3万株,核桃2万株,白杨1.5万株,套种了玉米、蚕豆、大豆等农作物,播种马铃薯400亩、杂交油菜50亩。期间,他给村民们及时兑现了土地承包费每亩500元,同时,他长期雇用周边农村闲散劳动力50人,间歇打工群众6000人次,发放劳动工资近30万元,使乡亲们在家门口找到了一条赚钱的出路。

  经过一季的辛勤劳动,韩进武和他的伙伴们栽植的白杨树成活率达到95%,花椒成活率达80%,核桃成活率达60%,杂交油菜亩产达400斤,马铃薯亩产达4000斤。除去各种投入,种植业年收入达到80万元。韩进武创建的永和农牧业开发综合公司,也被镇政府列为街子镇返乡青年创业基地。

  这使韩进武和他的伙伴们创业的信心更足了,他又开始着手建设肉牛养殖基地。今年,他计划在入冬前建起3000平方米的暖棚,养殖肉牛500头,初步实现肉牛繁育、饲养、防疫、销售一条龙服务。他还计划从明年开始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施行由公司无偿为农户提供良种肉牛、饲料、技术,农户饲养成年后的公犊卖给公司育肥,母犊作为后备母牛扩大再生产。他还准备与群众签订复种玉米饲料收购合同,逐步形成公司和农户互惠互利互助的农区畜牧业发展格局。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韩进武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把农业产业链做大做强,让更多的乡亲们尽快富裕起来。(作者:马兰芳)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
上一篇:民和县千余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多层面就业
下一篇:1500万元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助力天峻人创业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技术创新]亚洲最大高性能计算机生产基地在天津竣
[技术创新]“超级网银”上线首日遇冷 跨行收费标准
[国税局]下属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是否需缴纳企业
[国税局]因公用私人身体购买的汽车,是否代扣个
[政策法规]关于下发免征营业税的一年期以上返还性
[经济动态]595家公司预告前三季业绩 超六成预喜
[经济动态]湖南高速招商引资乱象:一次招商国资流
[经济动态]上海国资加快战略收缩 已退出6行业涉资
[经济动态]机构预测8月信贷约4500亿元 CPI或创年内
[经济动态]统计局官员连发三文驳5.4万亿灰色收入
[经济动态]中钢集团被曝遭审计署通报批评
[经济动态]我国光伏上网电价提前迈入1元内时代 吓
[经济动态]多空博弈房价走向 部分城市已现反弹
[经济动态]期指现瞬间涨停板 专家建议慎玩非主力合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