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万网友参与延迟退休年龄调查6成人反对
26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鲍淡如透露,目前,上海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柔性延长退休”的政策,有望年内出台。(3月27日《东方早报》)
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对此众说纷纭,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支持者认为:随着寿命延长,60岁并不算老,尤其是女性,50多岁的年龄正是“当打之年”,“晚退”无疑是对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反对者却认为:在退休前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也交纳了社会保险,凭什么让我多干5年;另外,延长退休年龄还会导致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延迟退休是一把双刃剑,的确有利有弊。笔者认为:在普遍推迟退休年龄不能得到完全赞同的情况下,上海采取退休年龄“柔性延长”的方法,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这种不搞“一刀切”的退休政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期待。
一是有利于让那些身体健康、学历高、经验丰富的60多岁人继续发挥余热。正如鲍淡如副局长所解释的:之所以要出台“柔性延长退休”政策,是因为越是受教育年限长的人,工作年龄越短。如果过早地让他们退休,这也是一种人才浪费。当前,上海提出柔性政策更主要的是针对这类人才。给这些需要、也有可能的人一条出路。
二是可以减轻国家负担。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大幅增加(从解放初期的50岁提高到了现在72岁)意味着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这也将会导致老人退休后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会越来越大,国家财政负担加重。而适当提高一些在重要岗位和关键部门的高端人才退休年龄,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养老金的积累,另一方面有利于减缓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专家建议:高技能人才推迟5到10年退休
相关新闻:
·热点关注:提高退休年龄不可缺少三个前提
如果不具备这三个前提,贸然讲什么提高退休年龄,是不理性的。对退休年龄问题,不能单纯地只打社保基金运转的算盘,而不计算整体的社会效益。因为,在无法有效促进经济形势改观以保证就业,无法真正保证失业者生活背景下,单纯靠延长退休年龄来解决养老基金的压力问题,实可谓弊端多多,可能的危害无以估量。(阅读全文)
·调查人群中逾九成网友反对退休年龄推至65岁
《男女退休年龄同时推至65岁?》的报道一出街,引起了广州市民的极大反响。在本报大洋网对此发表意见的网友中,超过九成的人持反对意见。特别是下岗职工,找份工作不容易,就盼着退休来养老,这一延迟,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 (阅读全文)
各地新政
·上海发布"允许高技能人才延迟退休"等激励政策
·安徽:高技能人才延长退休时间最长达5年
·高技能人才可推迟5-10年退休 相关政策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