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创业辅导 >> 创业指南 >> 正文
 
政协委员呼吁建立就业预警机制 促大学生就业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去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今年这种状况仍在延续。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30余万,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而当前国内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宏观就业形势仍很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中央和各级政府及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的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列入其中的重点之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种政策固然对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燃眉之急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但是就业问题决不是一项临时性的任务,不能仅靠权宜之计来解决。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情况和后续效应值得关注。

    比如,毕业生的就业见习在一定时期缓解了就业压力,但毕竟不是有效就业,见习后的就业仍然是一个问题,因此这只能是某一特殊时段内的应急措施。又如,增加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名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教育结构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但在促进就业的意义上究竟成效如何,需要经过认真调研和反馈的过程。培养方案、学科结构与发展方向需要与之配套,哪些专业学位需要大力发展,哪些需要控制规模,也需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布局设计和调整。从实际就业的角度来考虑,缺乏工作实践经验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是否有就业的竞争力,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生是否踊跃,生源如何,都需要时间和人才市场的检验。何况几年后,专业硕士仍有就业问题。

    从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来看,仅有临时性的措施也不解决根本问题。大学生就业紧张状况受大学扩招、就业市场需求波动及结构性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预期过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尤其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表象背后,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差:一是在用人方看重文凭的导向刺激下,盲目追逐文凭的择学取向反过来导致了文凭含金量的降低和文凭在就业市场上信任度降低,由此造成恶性循环;二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状况依然并存,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结构性的“就业难”仍然是主要矛盾,不能以“大学生竞争淘粪岗位”这样的特例,以偏概全地掩盖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因此,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系统导向机制,以促进供求关系逐步趋向合理,并根据特定情势的需要配置相关紧急措施,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服务社会、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与业绩挂钩 深圳公务员干满20年可享处级待遇
下一篇:学生白领热衷兼职做职业伴娘 迷恋那种幸福感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经济动态]调控重拳频出:新盘现降价苗头 投资客加
[经济动态]华晨中国去年巨亏16.4亿元
[经济动态]李书福那些神秘的钱
[经济动态]第一日
[经济动态]陈平下课 凤良志再接长盛基金董事长
[经济动态]商务部人民币压力测试结果:企业可承受
[经济动态]自营之外?中信证券涉水金融衍生品
[经济动态]私募期货灰色生存
[经济动态]申请内地投行牌照 工银国际回归加速度
[经济动态]每股现金流负8元 华夏银行最“饥渴”
[重要通知]关于邀请企业参加大型赈灾义演活动的紧
[经济动态]加息升值均在二季度 七成受访者看高房价
[经济动态]国元典当违规炒股事件调查
[政策法规]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