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冬(左)和“员工”商讨解决遇到的问题
校方获奖评语:
学以致用,在IT世界追逐梦想;不断超越,在荆棘路上放飞理想;服务社会,在团队之中敢于担当。他用激情、执著、智慧和责任,解读了成长路上的别样风采——创业快乐。
大一,创立电子商务工作室,卖了25万元;大二,又创立一个工作室,却在运作步入正轨后离开;今年大三,建立的新公司季度创收60万元,个人月收入超2万元。
做出这些选择的人是朱冬,现在是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学院软件专业2007级1310703班学生。衬衣、休闲裤、皮鞋、黑色公文包,朱冬这身打扮走在校园里更像个白领或青年老师,没有人会觉得他还是个大三在校生,但他如今却是个“学生老板”。
在大学四年中,前三年他都在创业,终于在今年获得了硕果。在学校第三届“五四之星”颁奖典礼上,他毫无悬念地摘走“创业之星”奖项。
说服父母借到1万元
“这都是在学习中悟出来的,我们学软件的学生经常要实践,还不如放开手脚干,既长了经验,又有了财富。”朱冬说,当时就想开发软件搞电子商务前景应该不错,所以就和几个同学商量着开始了。
起初,家住开县的朱冬父母一听到他的想法就火冒三丈,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一学期都没过完就又想当商人,这孩子是不是受人迷惑了。
“不是从商,是学习实践,顺便赚点生活费,跟勤工俭学差不多,只是形式不同。”在朱冬的极力说服下,父母终于持观望态度地答应了,并拿出1万元,想让他去小打小闹尝点苦头,最终还会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