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就业歧视很严重;此外,在应聘过程中68.98%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据新京报)。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就业歧视可谓无处不在。不少用人单位在户籍、学历、性别、身高、年龄、外貌、地域等方面都设置了就业门槛。面对一道道的门槛,不少人望职兴叹。
在消除就业歧视方面,政府本该担当起引导和监管责任,带头促进求职者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然而,调查显示,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于部分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试问,假若政府机关自身带头搞学历、户籍歧视,又如何监管、纠正其他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行为?政府机关带头搞就业歧视,势必给其他用人单位传递出“歧视有理”的错误信号。
调查报告显示,45.10%的受访大学毕业生认为目前就业歧视现象无法避免;而遭到就业歧视后,67.03%的受访者选择无奈接受。求职者对就业歧视的心态如此“集体无意识”,令人纠结与失望。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就业歧视很严重;此外,在应聘过程中68.98%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据新京报)。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就业歧视可谓无处不在。不少用人单位在户籍、学历、性别、身高、年龄、外貌、地域等方面都设置了就业门槛。面对一道道的门槛,不少人望职兴叹。
在消除就业歧视方面,政府本该担当起引导和监管责任,带头促进求职者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然而,调查显示,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于部分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试问,假若政府机关自身带头搞学历、户籍歧视,又如何监管、纠正其他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行为?政府机关带头搞就业歧视,势必给其他用人单位传递出“歧视有理”的错误信号。
调查报告显示,45.10%的受访大学毕业生认为目前就业歧视现象无法避免;而遭到就业歧视后,67.03%的受访者选择无奈接受。求职者对就业歧视的心态如此“集体无意识”,令人纠结与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