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只羊多卖了一百元,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北巴滩新村的村民享受到了科技的实惠。“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0年这个村每只羊的销售价格增加了71元到107元,仅此一项户均经济收入就增加了4000元左右。”省科技厅工作人员说,近年来,我省科研成果向生产技术的转化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过去五年取得了超过62亿元的经济效益。
在海南州生态畜牧业示范点的车间里,粒大饱满的青稞被一台巨型机器毫不客气地吞进“肚”中,等它们出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块块蒸熟了的压片。这些充满营养的“压缩饼干”,最终将成为冬季育肥的饲料,让牛羊在冬天也能长膘。这是我省实施有机畜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成果之一。
“现有的成熟技术组装配套,形成技术集成和开发示范,促进生态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工作人员说,这就是我省种草养畜及有机畜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主要内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项目实施后,不仅实现了我省高寒草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而且增加了牧民收入。”
省科技厅工作人员介绍,过去的五年中,我省共登记各类科技成果1110项,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达到32项。这些科技成果实现了科研成果向专利技术的转化,并形成系列产品,最终应用到生产中,挖掘我省各种动植物、能源和矿产资源,使其利用率达到最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技术合同市场的活跃。“2010年,全省登记技术开发和转让等合同464分,成交总额11.46亿元。”工作人员说。 (作者:蔡文斌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