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环境十分复杂,外部挑战明显增加,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会议强调,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对“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今后几个月要继续按照中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抓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特别是“菜篮子”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加强产运销衔接服务。做好棉花储备吞吐和新疆棉外运工作。加强市场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从严惩处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引导社会预期。
央行发布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报告: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忽视
三季度,在全球经济复苏减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明显趋稳迹象:GDP同比增速趋缓,经济主体信心回升,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消费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民间投资趋于活跃,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贸易顺差回升。同时,最终消费价格持续走高,货币增长较快,信贷投放较多。
报告认为,货币信贷增长的逐步正常化将有利于稳定物价预期,但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和收入分配及资源价格进一步改革的影响,再考虑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忽视。
周小川:流动性过多、通胀等风险将会显著上升

9月份CPI同比涨3.6% 创23个月新高
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CPI同比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1%。
解析加息背景下物价走势:上涨温和可控 后市喜忧参半
CPI涨幅近几个月来连续扩大,但总体上看仍属于温和上涨,仍在可控范围内,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胀。
CPI虽然创下23个月来的新高,但这23个月大部分处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和恢复性反弹的时期,CPI整体处于低位甚至连续9个月为负。而且,改革开放以来,百分之三点几的CPI涨幅并不少见。
与同属新兴市场的其他国家参照,中国的CPI涨幅相对较低。巴西9月份的CPI涨幅是4.7%,俄罗斯是7%,印度8月份CPI上涨9.9%。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高位波动,国内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产品生产流通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物价能够保持基本稳定,说明国家在管理通胀预期方面采取的措施是有力的、有效的,也是得当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虽然通胀压力有所上升,但与两位数的经济增速相比,目前价格运行依然是良性的。重要的是引导好大家的预期,不必恐慌。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未来物价继续上涨存在普遍预期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对第三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未来物价继续上涨存在普遍预期。
在被问及未来半年物价走势时,81.3%的受访者选择了“会上升”,比上季度上升了5.8个百分点;选择“维持不变”的受访者仅占比14.2%,比上季度又减少了5.2个百分点;而选择“会下降”的占比近4.6%,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
8月份的全国CPI同比增速达到年内新高,上海市8月CPI同比增速虽略低于全国水平,但已经连续4个月涨幅超过3%,更多的消费者认为物价会继续上涨。
粮食丰收了 农产品价格为何反而更高?
“涨!涨!涨!现在什么都在涨,没有什么不涨的。”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市民对日用品价格的普遍反应。大蒜从每公斤6元涨到每公斤25元左右,绿豆价格短期内飙升了一倍,接着是桂圆、红枣等干货也不甘示弱地涨价近一倍……市民的生活必需品正齐齐上演着“涨价进行时”。>>>详细

最新农产品炒作热点——
山东苹果猛涨 农产品炒作迭起:谁将接棒苹果白糖
“什么人都来了,做蔬菜生意的来了,养猪大户也来了,湖南的、浙江的、江苏的,全国各地的都涌到栖霞来了。”
“今年来我们这里收购苹果的经销商比去年多了两倍都不止,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收购点询问,并愿意出高价让我们代收。”胡大宝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山东栖霞的953个行政村几乎村村种植苹果,每到苹果成熟季节,外地商贩就会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村庄,但今年尤其多。这让做“代办”生意的胡大宝们忙得不亦乐乎。“不懂行的老板也来收苹果,往年真的很少见,有点儿邪乎了,但他们都说今年苹果会赚钱。”胡大宝说。
棉花价格突破历史极值 数据失真困扰国家调控
自9月20日以来,我国棉花的市场价格和期货价格双双创下历史新纪录,其中期货价格经过多次涨停,目前徘徊在每吨24000元左右。《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新疆南部产棉区了解到,尽管棉花收购尚未大规模展开,但“价格战”的烽火却越烧越烈。目前,阿克苏市的收购价已达到每公斤12元,突破了2003年秋每公斤10元的历史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