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91,首次突破6.40整数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而单日涨幅亦扩大至176个基点,再度刷新9个月来的单日涨幅纪录。
一些业内人士揣测,在海外金融市场动荡、国内7月贸易顺差高企的内外因素影响下,我国的汇率策略或将发生变化,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汇率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在7月底召开的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央行提出,未来货币调控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与以往措辞相比,汇率政策被放在了更为显著的位置。
对此,国泰君安总经济师李迅雷认为,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日益狭窄的情况下,面对欧美国家货币政策的继续宽松,中国央行将更多依仗人民币升值的方式来保持一定的紧缩力度。
按中间价计算,本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幅已高达460个基点,日均波幅已飙升至130个基点,是前一周41个基点的逾3倍。人民币为何选择在本周加速升值?
“在美元弱势的背景下,昨日人民币汇率继续飙涨主要是受7月贸易顺差数据大超预期的刺激。近期看来,央行将更倚重汇率工具来调控。”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陆前进说。
与此同时,在美联储维持低利率至2013年的背景下,美元继续疲软将是大概率事件,这会加大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输入型通胀压力,而人民币升值则有利于对冲这一风险。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称,升值后,出口企业一般会通过调价转移部分压力,在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分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某些国家的量化宽松行为。
昨日即期市场汇价也大涨0.37%,为9个月来的单日最大涨幅。
海外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也突然加强。昨日,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上,1年期人民币对美元NDF报价为6.2950,接近40个月来的高位。按此计算,市场预期1年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63%,而此前的预期不到1%。
■ 媒体观察:
新华社:人民币对美元首破6.4关口释放汇率政策新信号
分析人士认为,受7月外贸顺差超预期、国外经济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近期人民币升值步伐有所加快。未来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汇率政策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向均衡水平的靠拢,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人民日报:怎样看待人民币汇率创新高
下一阶段人民币会不会继续走强?专家认为,当前由美债降级引起的欧美债务问题不断发酵,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维持较长时间,不排除美国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这样一来,主要货币可能出现贬值,总体上看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仍将延续强势地位。
国际金融报:人民币加速升值 专家建议央行干预
社科院学者张明近日撰文称,央行应考虑干预汇市,引导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从而打破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中国应利用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日波动区间从目前的中间价上下0.5%扩大至1.0%。
东方早报:人民币升值或成美债危机下中国宏调政策首选
人民币缘何突然大幅升值?
不少经济学家都认为,央行的最新举动或许说明,汇率政策已经成为了决策层面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
何谓“重要政策工具”,即在外围经济不明且各国央行可能大量印钞刺激经济的前提下,央行通过升值一方面可对抗输入性通胀,另一方面可为央行适当放松其他政策预留空间(编注:升值和加息等从紧政策存在部分替代的作用)。
新闻晨报:缓解输入性通胀 人民币“获准”小跑升值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我们相信中国的政策制订者将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方式,来保持一定的紧缩力度,我们也因此维持人民币对美元在年内升值5%-6%的基本预测,并认为如果美联储持续向市场提供美元的流动性,而美国的财政紧缩不能有效实施,经济成长仍然乏力,人民币仍将面临着更快升值的可能。”
专家称人民币连续升值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