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不存在美国认为的低估和操纵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1日在京表示,预计3月份中国可能会出现贸易逆差。他指出,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美国认为的低估和操纵。

3月21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发表演讲。 当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增长·调整·合作”。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上,陈德铭指出,寄希望于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来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论调忽视了两个基本事实。第一,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一个国家的本币升值对调节贸易的作用十分有限。第二,中国一直与各国分工协作、利益共享。中国通过初级原料的进口带动相关国家的发展,通过大量中间品的进口为周边国家和地区创造了贸易顺差,通过资本品、奢侈品和服务贸易进口为发达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中国还在加工贸易、跨国投资等层面与各国分享发展与合作的空间。
陈德铭表示,汇率问题是一个国家主权内的问题,不应是两个国家之间讨论的问题,美国不应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只占中国整个对外贸易的百分之十几,汇率问题要考虑很多其他国家的利益。就中美贸易来讲,美国现在一些经济学家指责中国对美国贸易存在着巨大的顺差,并不是真相。
美国的官方机构严重高估了中美之间的贸易,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连年下降的。
陈德铭认为,当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牢固,强压一国货币是一种对彼此都没有好处的非理性选择。如果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导致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危险。
陈德铭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各国应推动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快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应该着眼长远,推动实现商品、资本在国际间有规则地自由流动,从根本上提高各国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全球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各国共享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记者 任晓)
陈德铭:强压一国货币对彼此都没有好处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1日说,日本和德国以及中国本币升值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本币的升值对调节贸易的作用十分有限。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无法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强压一国货币对彼此都没有好处,是一种非理性的选择”。详细>>>
陈德铭:若汇率伴随着贸易制裁 中国不会熟视无睹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今日在京召开,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发言发言时称,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总理温家宝已经非常严正地向世界说了,我们认为我们的人民币汇率没有低估。但是如果财政部出于它的需要,作出了违背事实的答复,我们会拭目以待。如果这种仅仅是一个答复,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进行讨论,事实上我们也在进行讨论。如果这种回答后面伴随着贸易的制裁、贸易的措施,我想,我们不会熟视无睹。如果这个后面伴随着国际多边的法律体系的诉讼,我们也会应对的。 详细>>>
陈德铭:大搞贸易保护或导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
陈德铭表示,这一轮世界贸易复苏的重要特点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内需大幅度增加,拉动了相关经济体的投资品和中间品的率先回升。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长了64%。其中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进口分别增长了37%、35%和48%,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的进口翻了一番。对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发挥了积极的效应。
我们奉行公平、自由、开放的贸易理念,我们既积极鼓励国内产业发展,做大全球市场的蛋糕,又最大限度地参与国际分工,保持国际贸易的便捷和畅通,公平合理地来分蛋糕,这将有助于加快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推动经济走上全面、持续、平稳的发展轨道。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坚持零和博弈的观点,忽视全球化条件下的互相依存,那么一定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大搞贸易保护主义,搞不好就会重蹈上世纪三十年代保护主义泛滥的覆辙,导致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危险。 详细>>>
陈德铭:一国货币升值对调节贸易作用有限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1日说,个别国家寄希望于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来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论调忽视了基本事实,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一个国家的本币升值对调节贸易的作用十分有限。详细>>>
陈德铭:美贸易限制导致中国无法进口数百亿元美国产品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1日说,除了美国官方高估中美贸易顺差外,美国对中国一个国家单独实行严格的出口限制是中美贸易出现较大顺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出口管制,几百亿元的美国产品无法出口到中国。详细>>>
陈德铭:一国货币升值对调节贸易作用有限 强压人民币升值 不理性
中美贸易统计数据为何差异大 商务部:中国积极扩大进口 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