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灰色福利不断 莫任金融高管自肥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11月01日 双击滚屏
      无论是“天价年薪”还是“巨额养老保单”等灰色福利,本质上都在侵蚀广大客户的利益。面对一些金融从业人员越来越复杂、专业、隐秘的牟利渠道,必须在完善监管制度上拿出实招

  新华人寿前总裁孙兵退休后月领9.28万元养老金的新闻,近日成了业内外热门话题。如果不是由于股权转让将这份补充养老金计划转为中国人寿的保险,如果不是审计署审计中国人寿让巨额保单露了馅,孙兵等47名高管将优哉游哉地领取这份福利直至终老。尽管日前新华人寿董事会已决定将它废止,但公司已为此付出约3500万元的保费成本,不仅财务受损,也令品牌声誉蒙垢。

  只是,因上述“如果”的巧合而使违规行为曝光的概率毕竟不高。人们忍不住要问:在金融界还有多少这样的“福利计划”?

  近两年行业主管部门接连出台“限薪令”,社会舆论对国企特别是金融等垄断行业的“天价年薪”声讨不止,可是,一些企业依然我行我素,明降暗升者有之,趁管理部门没动真格之前大捞一票者有之。此次“巨额养老保单”更是一个警示:明晃晃的年薪之外,金融高管有可能利用手中权力与金融业务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为自己谋求“合法的”、不易觉察的灰色福利!

  比如以员工福利计划名义投保的、与利润挂钩的企业年金,比如各类高额的员工团体保险——这些能够合理避税,以保险、保障名义发放的福利,一样三六九等,高管的标准比普通员工高出数倍、数十倍。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操作此类“福利计划”时,自是熟门熟路,外人很难察知其中奥妙。再如一些金融机构发动员工集资“信托基金”,将这些“员工类基金”与“客户类基金”打包运作,往往前者收获颇丰,而客户收益并不一定理想。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股市重大消息提前泄密、一些人一夜暴富的疑案中,更活跃着不少金融骄子的身影。

  不论是高福利还是高收益,究其本质,都是在侵蚀广大客户的利益。拿新华人寿的巨额保单来讲,保险公司畸高的人力成本开支最终会抬高保单成本,加大投保人负担。而一些投资项目直接和金融高管的利益特别是眼前利益挂钩后,投资的稳健性、规范性必然受到影响,最终埋单的还是不知情的老百姓。

  这些灰色福利,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挑战。人才是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收入普遍较高,人们可以理解。问题是这些职业经理人该拿多少报酬,怎么个拿法,从制度上要经董事会同意,更要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限薪的规定;从道德层面讲则不仅要顾及行业、企业发展状况,还需兼顾股东、员工利益,虑及目前中国尚处发展阶段、百姓收入水平仍偏低的现实。

  “巨额养老保单”的存在,暴露了许多公司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的制度软肋。中国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时间还不长,许多金融企业还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有着浓重的“一言堂”色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遏制高管们的独断专行,任重道远。新华人寿的这份蹊跷保单绝非个案,其他金融机构应引以为戒,加力自查。

  金融高管私欲膨胀、肆意自肥,也暴露了管理部门的缺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面对越来越专业、隐秘的牟利渠道,监管部门必须在完善相关制度上拿出实招,并不断创新监管手段,提升自身素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让自肥者无处遁形。(记者 曲哲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房贷7折优惠利率全面取消 专家:有利减少银行风险
下一篇:太极集团称对曲美减肥胶囊消费者无赔偿计划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财政厅]财政宏观调控艺术日臻成熟 
[时政要闻]中美物价对比哪里生活更便宜 
[时政要闻]作协主席铁凝:积极看待“鲁奖”争议 
[时政要闻]教育部出“十招”治理择校乱收费
[时政要闻]坚持走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道路”
[时政要闻]上海世博局就中国馆为何未获奖等问题答
[时政要闻]探秘香港廉政公署:靠什么力量遏制贪腐
[时政要闻]梅永红任济宁市委副书记 原在科技部任职
[时政要闻]厅官空降地市当公安局长:重典治乱打破地
[时政要闻]如何遏制老百姓最痛恨的三类腐败 
[时政要闻]舆论失控: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时政要闻]时评:胡总书记“干货”说促各级干部“
[时政要闻]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中国方位:结构调
[时政要闻]告别“唯GDP”时代 政绩“指挥棒”挥出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