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外资银行的警报已经拉响——存款不足者,请勿放贷。到今年年底,外资银行的存贷比宽限期即将截止。目前,约有10家左右的外资银行存贷比高于200%,面临较大的达标压力。其中的4、5家银行年内达标的可能性很小,属于可能被监管部门暂停贷款业务的“高危”银行。
今年年底,外资银行存贷比达标期限将至,目前各家银行的存贷比水平如何呢?
《证券日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底,全国37家(外资法人银行共41家,剔除不做贷款业务的4家),总体存贷比水平为87.9%,这个数据距离75%的红线并不遥远。
从具体银行来看,花旗、汇丰等6家银行存贷比目前已经达标;东亚、星展、恒生、华侨、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等10多家银行处于第二梯队,年内实现达标问题不大。
不过,目前仍有10家左右的外资银行存贷比高于200%,面临较大的达标压力。其中的4、5家银行年内达标的可能性很小。
约10家银行存贷比超200%
“实际上,近年来外资银行存贷比总水平呈现递减的趋势。”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根据央行上海总部公布的最新数据,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较快,外资银行法人存款增加明显。2010年,外资银行新增人民币存款816.1亿元,同比多增206.8亿元,存款增长34.5%,增幅高出中资金融机构17.6个百分点,新增存款呈前低后高态势。其中第三、四季度存款分别增加311.8亿元和441.27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46.1亿元和82亿元。
据统计,上海市19家外资银行法人全年新增人民币存款657.6亿元(其中88%为下半年新增),占全部外资银行存款增量的8成。
作为外资法人银行最大聚集地的上海,外资银行的举动可以说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冲刺存贷比达标,外资银行已经开始加大人民币存款吸存力度。
2006年11月11日,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全面开放的前夜,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规定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存贷比指标不得超过75%。考虑到外资银行经营实际情况,中国银监会在相关公告中允许各相关外资银行从2007年起,用五年时间达到存贷比不高于75%的法定监管指标。也就是说,到2011年12月31日,外资银行存贷比必须达标。
目前,位于外资银行存贷比第一梯队的花旗、汇丰等几家存贷比一直在50%多,已经达标。第二梯队则是相对庞大的队伍,包括东亚银行、华侨银行、星展银行等10多家银行。这些银行目前存贷比虽然与达标线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年内冲刺达标基本没有问题。部分银行的高层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争取在今年年中或年末实现存贷比达标。
“目前比较令人担心的,是存贷比高于200%的部分银行”上述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目前存贷比高于200%外资银行在10家左右,特别高的有4-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