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交股份观察之二:
中交股份甘肃建公路病变 募资200亿考验市场
编者按:9月28日,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但这次中交股份试图回归A股之路同样走的不顺。据媒体报道,投资87亿多元建设的甘肃省天水至定西段高速公路,通车不足半年竟出现坑槽、裂缝、沉降等重大“病变”,部分路段必须重铺。
而这项工程的施工方萌兴公司中交股份全资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有联系,萌兴公司与中交股份的爷孙关系浮出水面。
时值A股持续低迷,投资者信心备受打击,此消息引发网民广泛关注。著名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也指出,虽然中国股市之疾非一日之成,但这绝非是新股滥发借口。
中交股份豆腐渣公路污染事件被披露
9月26日,据媒体报道,投资87亿多元建设的甘肃省天水至定西段高速公路,通车不足半年竟出现坑槽、裂缝、沉降等重大“病变”,部分路段必须重铺。
据了解,这项工程的施工方为西安萌兴高等级公路工程公司。虽然在中交股份的招股书和官网中都没能找到萌兴公司的名字,但几番调查之后发现,原来萌兴公司的原名为中交二公局萌兴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名字将其与中交股份全资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联系到了一起。自此,萌兴公司与中交股份的爷孙关系浮出水面。
9月29日,甘肃省新闻办发布消息称,已经成立联合调查工作组,欲对天定高速公路质量问题展开调查,主要目的是查明原因,界定责任。作为项目施工方的萌兴公司显然不能置身其外,一旦责任界定,作为控制人的中交股份同样不能豁免。
中交股份的财务轨道
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和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建成通车。在这两项工程中均有参建的中国交通集团非常兴奋,这又将是一个里程碑似的记录。 在中交这个基建巨人的发展史上并不缺乏类似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洋山港这样的“世界之最”或“全国第一”。在这些“丰碑”工程的背后,中交在企业治理和财务管控上也走得非常夯实:第一家整体海外上市的央企;第一个企业年金采取法人管理模式的央企;第一家发行中期票据的央企。中交集团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傅俊元面对《首席财务官》杂志专访时强调,作为基建背后的支撑力量,财务体系的搭建也很重要。
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财务在中交集团中的位置比较重要。从公司治理结构来讲,傅俊元既是中交集团的执行董事又是CFO,集团下属子公司的CFO符合条件的也可以进入董事会,确保了财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一定的决策权和发言权。另外中交集团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特的完整工作体系,凡是有企业经济活动的地方,都配备了财务人员。
年内最大IPO纪录再被刷新 中交股份拟募资200亿
发审委于9月28日召开2011年第216次工作会议,审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股份”)的首发申请,该公司本次拟在上交所发行不超过35亿A股,拟募集不超过200亿元。中交股份是国内首例H股“吸收合并+首发募资并上市”回归A股的上市公司,A股IPO和吸收合并路桥建设同步进行,部分发行新股将用于换股吸收合并路桥建设。
分析人士认为,中交股份首发过会对其企业本身来说可能是件好事,但问题是“新股不顾市场越穷越生”,在市场人气不断下滑的背景下,新股尤其是大盘股中国水电、中交股份的接连发行,无疑将使本已疲弱的A股市场雪上加霜。
市场化不应成新股滥发借口
最近股指持续下跌引来市场上救市呼声不断,尤其是新股发行更是“千夫所指”,要求对新股发行实行“计划生育”呼声尤其响亮。
针对市场上的呼声,有人在媒体文强调,中国股市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一直在朝市场化方向推进,无论是发行定价,还是发行时间,都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文章称,暂停或放慢新股发行可能会暂时使股市止跌回升,但治标不治本。
应该说,中国股市确实没有“灵丹妙药”,但这绝非是新股滥发借口,正因为中国股市是一个“病号”,所以当前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为中国股市治病。虽然没有“灵丹妙药”,需要“多方求解”,但有一点却是明确的,那就是要积极地为股市治病,而不是通过加大新股发行力度来加剧股市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