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进展缓慢源在“不合理”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2009年1月28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正式下发,人社部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如今,方案下发已一年有余,但据了解,五个试点省市几无进展,无一省市出台了具体试点实施方案,方案仍在调研、讨论中。

    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阻力巨大

    此项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阻力巨大致使推进艰难。网友认为,阻力来源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

    一是认为制度设计不公平。一方面,公务员被排除在改革之外。人民网一网友说,首先要进行公务员改革。公务员作为改革的决策者,不应排除在外。网友“听海”认为,既然机关和履行公共职能的事业单位性质相近,其工作人员也都受雇于政府,就没理由不实行同样的养老金制度。

    另一方面,此次试点主要在医院和高校进行,这两个地方的工作人员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学龄较长而工龄相对较短。博主“向下看”认为,改革不应该是甩包袱,制度的设计应有利于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团结和稳定大多数知识分子,留住高层次人才。

    二是认为改革方向不对。根据专家测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将使得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和退休前工资的比值)从80%至90%下降到58.5%,这意味着养老金水平的绝对下降。网友“莱斯”认为,改革应该有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应该越改越好才对。网友“m 16”反问,因企业退休金低,就要让事业单位向企业靠拢,为什么不能让企业由低就高,逐步向事业单位靠拢呢?

    三是认为该方案出台程序不合理。网友“sugar”认为,政府制定决定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居然没有事业单位人员的主流意见。

    四是认为方案出台时机不成熟。网友认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放在工资制度改革之后更为妥当,因为工资制度改革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础,相互之间有很强的联动性。

    五是认为配套措施没有跟进。网友“飘飘然”说,改革方案只是笼统提到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但没有任何具体细节和弥补措施,难怪试点省市事业单位人员人心惶惶,许多人要求提前退休。

    三个“联动”和“平滑过渡”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新浪博主“林海”说,我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统一参加养老保险改革,这是大势所趋,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保制度,这是全民福祉的必然要求。

    “林海”认为,事业单位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三个“联动”和 “ 大 过 渡 ” 。 所 谓 “ 三 个 联动”,一是事业单位与公务员改革一起行动,以避免互相攀比,相互掣肘,左顾右盼;二是事业单位的三个类别一起改革;三是事业单位改革与建立职业年金一起进行,以弥补参加改革后降低的那部分,旨在给出预期,减少阻力。事业单位大多属于文化、教育、科技部门,知识分子比较集中;公务员改革事关国家机器运转效率。因此,公共部门改革应慎重,应经过严密论证,要事先拿出一个“三个联动”的一揽子设计,要有良好和明晰的预期。

    “林海”指出,所谓“大过渡”,是指“老人”和“中人”均采取老办法,改革应从“新人”开始,即“新人”采取新办法,实现平滑转型,这是减少社会震动的最好办法,也是保证改革的最优方案途径。

    废除双轨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双轨制”,待遇差距问题越来越突出。最近几年,政府连续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但仍不足以消除长期为社会所诟病的“养老金不公平”现象。

    许多网友认为,只有废除双轨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博主“向下看”说,最终应该将机关、事业、企业的职工都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这样就不存在向哪方靠拢的问题,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大的阻力。

    网友“laom eng”说,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参照,那就是机关。如果三者不能联动的话,这个制度推行起来就一定有障碍。

    网友认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将社会成员分成了三六九等,正是社会中存在的这种歧视使得制度设计出现严重的偏差。(记者 于璐 整理)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分配改革方案被批是妥协方案 试图绕开利益集团
下一篇:深圳口岸频现“人肉运钞机” 腰缠百万欲过关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国税局]征纳互动:实现“执法、服务、廉洁”三
[国税局]税务机关为世博演艺活动提供上门服务 
[国税局]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年鉴》、《税法》
[经济动态]指数定价呼之欲出 铁矿石“金融化”藏巨
[经济动态]10大上市央企坐拥7232亿现金 盈利来自与
[经济动态]搜狗趁虚扩张 张朝阳收编谷歌广告商
[经济动态]最多可动用1561亿 保监会订立保险集团投
[经济动态]散户撤资逾2千亿 留守主力待4月破局
[经济动态]险企分食世博百亿蛋糕
[经济动态]两步增资73亿 国开证券申请资管牌照
[经济动态]长株潭高铁资金链调查
[经济动态]胡祖六迷踪:PE、央行高管还是其他?
[经济动态]交易所力推ETF发展 监管层要求先“梳理
[经济动态]杨永兴重回民间私募 最新信托产品或成绝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