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中国股市诞生首个分立上市案例 试点具不可仿效性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根据上交所公告,由原东北高速分立而成的两家公司——吉林高速、龙江交通将于今日起上市交易。这是A股市场首例将完整的上市资产分立为两家独立个体后又双双上市的情况。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将结合东北高速分立试点案例,总结经验研究制定《上市公司分立试行办法》,严格分立标准和条件,条件成熟时慎重推开试点工作。

    创新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方式

    “东北高速本次分立是上市公司进行分立的首次试点,也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的一种创新方式。”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上市公司分立通常指对上市公司资产和负债进行分割,将原一家上市公司分立形成两家公司并分别独立上市的行为。公司原股东从原来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随之变成持有新的两家上市公司股份的股东。我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允许公司分立行为,《公司法》对公司分立的程序、资产及负债分割等作出了原则规定。

    据了解,上市公司分立是境外成熟市场的资本运作手段,在美国和香港等成熟市场,均有健全的分立制度和成功的操作案例。如1996年法国上市公司Chargeurs集团按通讯媒体业务与制造业务划分资产,分立为两家新的上市公司,原公司解散,完成了“新设分立”;2007年,中粮集团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国际分立为中粮控股和中国食品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原上市公司在分离后仍存续,完成了“派生分立”。

    试点具有不可仿效性

    “东北高速分立试点不具有可仿效性。”上述负责人说,东北高速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按照当时“限报家数”的证券发行管理体制,将黑龙江、吉林两省高速公路捆绑上市形成的产物。东北高速进行分立试点,是采用国际通行和我国法律许可的金融工具,以市场化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市场和社会稳定风险。另外,黑龙江、吉林两省政府承诺注入符合上市条件的优质资产,以利于分立公司后续发展,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分立尚处于试点阶段,应当严格条件、谨慎试点。证监会将结合试点案例,总结经验,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上市公司分立试行办法》,在条件成熟时,依法合规,慎重推开试点工作。 (朱宝琛)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矿石涨价风暴来袭 钢企几家欢乐几家愁
下一篇:三大敢死队凶悍会师长电科技 天量后留三大悬念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经济动态]中国移动09年纯利1151.66亿元 同比增2.
[经济动态]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光伏热”或
[经济动态]8年夙愿难成 福田戴姆勒合资谈判或生变
[经济动态]获43亿授信 捷豹路虎加速“织网”
[经济动态]新鸿基斥90亿广佛旧改 城中村改造艰难突
[经济动态]住建部月底调研《住房保障法》 “共有产
[经济动态]高收益债基资金流入创新高 投资者回归风
[经济动态]对冲基金2010年发力亚洲市场 中国热钱压
[经济动态]中铝13.5亿美元牵手力拓开发西非 组合资
[经济动态]国资委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
[时政要闻]广西公务员考试泄题事件:原考试笔试无
[时政要闻]“地沟油”新闻过后,百姓只能无畏和淡
[时政要闻]兰州公交停运风波拷问公交改革
[时政要闻]揭露王亚丽韩峰们,网络监督功不可没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