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先与日韩直接谈判 铁矿石巨头欲用首发价逼中方妥协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澳大利亚的黑德兰港,一名男子修理必和必拓公司的标志。                                        

    和之前的沉默不同,近期,两拓在铁矿石谈判方面态度似乎更加强硬。撇开中国,两拓把主要精力转向了与日本和韩国进行谈判,目的非常明显:希望利用“首发价格”倒逼中国被迫进行跟随。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现货矿价格连创新高令两拓要价空间不断扩大。

    实际上,在需求旺盛和现货价格高涨的双重因素下,中国钢厂对长协矿的依赖程度正不断加深。这无疑令中方在谈判中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令人担忧的是,钢厂如果接受一个过高的长协价格,意味着增加了后期生产成本压力,一旦钢材价格出现回落,钢厂不仅无法承受高成本带来的亏损,整个行业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矿业巨头“冷落”中国

    全球矿商巨头已在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撇开它们最大的客户———中国。

    据《金融时报》报道,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巨头———力拓和必和必拓正转而与日本客户展开谈判,以达成一项基准价格协议,随后它们可在“要不要随你”的基础上将该协议提交给中国。

    在谈判中撇开中方是一项值得注意的决定,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占海运铁矿石市场逾50%的份额。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内部知情人士证实了上述消息。该人士透露,迄今为止,这些矿商与由大型国有钢企宝钢牵头的中方未展开任何实质性谈判。相反,两拓和日韩的谈判已经开始。

    不仅如此,随着铁矿石现货价格持续飙升,澳大利亚的市场人士也不断调高矿企对铁矿石基准价要价的预期,从前期20%至30%提高至40%。

    《澳大利亚金融报》援引A N Z期货高级分析师帕文的话,“我们已提高了今年铁矿石价格涨幅预计,由涨价20%提高至40%。”此预计结果是基于市场的最大承受能力得出的。但他表示这可能只是保守估计,因为铁矿石的现货价格已经超过2009年合同价的80%。

    据了解,上周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飙升至每吨134美元,创一年半以来的新高。不计运费,当前的现货价格要比2009年度执行的每吨61美元的价格高出90%以上。

    一位曾在必和必拓中国区担任高层的人士对于“撇开中方转向日韩进行谈判一事”并不感到意外。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实际上,早在去年的谈判中,必和必拓就已经对和中方的谈判没有太多兴趣。

    据澳大利亚媒体《澳洲人》报道,原必和必拓中国地区首席执行官戴恩斯说中澳双方去年已错过了铁矿石谈判达成协议的良机。今年双方对价格分歧的加大,谈判将是浪费时间的过程。

    但是这并不表示三大矿山要放弃中国市场。上述高层人士表示,从去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中方数次在公开场合声明不会接受新日铁和力拓达成的降幅35%的首发价格,但是实际上各个钢厂已经默认了这一价格,截至目前,协议矿结算价都是按照该价格进行的。既然实际上可以达到让中方妥协的效果,矿山自然愿意绕开中方,先和日韩进行谈判。

    “可以肯定地说,就目前钢厂的生产情况看,如果和日韩达成一个价格,那么这个价格肯定会成为一个事实价格,钢厂最终都会接受。”一位国营钢厂的高层无奈的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因为比起目前价格和供货量都不稳定的现货矿,获得稳定的长协矿供应对大型钢厂来说更为重要。

钢厂经营压力增大

    实际上,在三大矿山强硬的态度背后,是中国市场上旺盛的需求。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为5亿吨,而2009年1至11月的累计粗钢产量已经达到5.18亿吨,按此测算,2009年全年的粗钢产量将达到5.65亿吨,较2008年增加13%。这也意味着,钢厂对矿石的需求正快速攀升。也正因为预计到中国今年旺盛的钢铁产量,三大巨头的要价也在不断提高。

    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铁矿石长协价格很高,那企业后期的生产压力非常大,钢厂只能通过涨价来消化成本,一旦下游产业无法承受该价格而停止需求,整个行业将面临很大风险。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即使中方坚持自己的价格底线,三大矿山也完全通过各种方式逼迫中方接受他们提出的价格。”徐向春认为,中方应该争取更多和其他国家中小矿山合作的机会,寻找更多的矿石供应渠道,同时应该有选择性的加快国内外矿山的开发步伐。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钢材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应该结合产业政策推行兼并重组,控制产能释放,根本上减少对矿石的过量需求。(记者 杨烨 闫磊)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政府购国货将明确定义 对供应商设七条红线
下一篇:光明拟14亿美元购澳糖企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创业故事]紧跟时尚 修鞋老人月入8000元 
[创业故事]大学生张磊的就业故事 
[技术创新]郑见伟策划跨界灯具设计团队为中国创造
[技术创新]加强无线设备型号核准 保障无线电信息安
[国税局]这笔培训收入应于何时缴纳营业税? 
[国税局]某公司与其他劳务输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
[国税局]纳税人受托进行建筑物拆除、平整土地取
[政策法规]关于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土地承包费缴纳
[政策法规]关于企业以前年度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
[政策法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
[政策法规]胡锦涛在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经济动态]2009年第四季度募集资金357亿元 获投资
[经济动态]世界300家基金涌入中国 美国公司大约有
[经济动态]谷歌退出与“中国式监管”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