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11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走高百余基点 新华社发
多重压力“共振”促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
新华网上海11月10日电(记者潘清 有之炘)经历近一个月的盘整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10日以6.6450再度创出汇改以来新高。与此同时,美元指数也处于反弹进程中。专家分析认为,人民币、美元出现少有的“联袂”走强现象,是内外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前一交易日上行百余基点的基础上,11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走高130个基点,以6.6450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前一个新高出现在2010年10月15日,为6.6497。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际汇市的“风向标”,美元指数也在弱势调整后出现了连续反弹。周二美元指数一度攀升至77.51,收盘为77.44。
在此之前,受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且规模略超预期影响,国际汇市美元持续走弱,并引发市场对于其可能进行深度调整的猜测。但上周五受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明显好转推动,美元指数“绝处逢生”。
此后美国公布的9月批发库存数据明显优于此前预估,8月批发库存数量终值也好于初值。加上外媒报道称爱尔兰有意向欧盟求助令欧债危机烽烟再起,避险情绪抬头继续对美元形成提振。
在美元短期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创出新高,缘自于不断加大的外部升值压力。香港时富金融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G20峰会举行在即,通常峰会前夕各主要货币都会出现较大波动,以缓解会议期间的压力,这使得美元和人民币同时出现了调整。
招商银行全球金融分析师刘东亮表示,从人民币远期市场来看,1年期人民币远期的升水幅度一度超过1800点,为近期少见,显示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提升。
“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令国际市场流动性压力日益加强,而‘热钱’涌入将导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的增加,从而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刘东亮说,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实际走势将更多受到国际政治博弈的影响,而非基本面的具体变化。
除了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人民币汇率创出新高背后,也有来自中国本土的内在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