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之初的2005年,我国电力装机总计接近5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所占比重达80%以上;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占比不到1%,风电装机几乎为0。而在部分发达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结构中早已跃居主导地位:法国,核电在全部电力供应中占到80%以上;丹麦,风力发电占全国入网电量的20%,最高峰时达60%;美国,煤炭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仅为22%……
为加快我国风电发展,张国宝和国家能源局一班人宵衣旰食、砥砺运筹,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风电产业插上了奋飞的羽翼。
——2003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行大型风电场特许权建设方式,加大了风电建设规模,降低了上网电价,增强了风电的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
——2006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付诸实施,风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2006年11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风能资源详查、风电研发体系、检测认证体系和风电设备国产化获得政策强力支持。
随着国家有关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风电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培育工作的加强,我国风电产业迅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6到2009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4年实现翻番增长。
——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蝉联世界首位;2010年,全球每三台新安装的风电机组,就有一台在中国。
——截至201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总量达4182.7万千瓦,领先于美国,居世界第一。
——建设中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从1个增加到7个,全国24个省、自治区建立了自己的风电场。
——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投入运营,成为迄今欧洲之外第一个海上风电场。
……
2010年元旦,张国宝自己制作了一份贺卡赠给亲朋好友。贺卡的背面,一座座英姿飒爽的风机在风中欢唱。
国赖工业重器
踏冰沐风北国行,
三探东北重机。
雪原皑皑独遥立,
国赖工业重器。
……
一阕《念奴娇·寄语一重》,道出了张国宝对振兴民族工业、尤其是民族装备工业的拳拳赤子心。
在注释段,张国宝写道:“第一重型机器厂是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一。开始定址在辽宁,后因朝鲜战争爆发,为远离朝鲜,选址北移到黑龙江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地区,曾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国宝’。万吨水压机、五米连轧机都是一重代表性成就产品。”
张国宝与机械装备有不解之缘。上世纪60年代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的他,先后在陕西汽车齿轮厂、原机械工业部、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机械电子局机械处工作,可以说一直在跟机械装备打交道。
张国宝对装备强国一往情深。出生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后期,童年在列强环伺的新中国建立初期度过,张国宝对西方霸权船坚炮利、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