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德铭接受记者采访(12月8日摄)。
他笑称自己或许也算“幸运”,虽然上任不久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却经受了难得的考验。
他被称为“组牌的人”,在应对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时,有时做“被告”,有时做“原告”,手里拿着进攻与防守两副牌。
他致力于“布局”,在向世界敞开胸怀的同时,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他还是个“网民”,从自己爱吃的南方食品,到太太过生日送的礼物,他会自己进行网购,像普通人一样砍价……
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界点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为我们讲述了应对危机中那些难忘的岁月,以及未来5年对商务事业发展的新期待。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迎接下一个黄金十年”
——专访商务部部长陈德铭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雷敏)他笑称自己或许也算“幸运”,虽然上任不久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却经受了难得的考验。
他被称为“组牌的人”,在应对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时,有时做“被告”,有时做“原告”,手里拿着进攻与防守两副牌。
他致力于“布局”,在向世界敞开胸怀的同时,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他还是个“网民”,从自己爱吃的南方食品,到太太过生日送的礼物,他会自己进行网购,像普通人一样砍价……
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界点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为我们讲述了应对危机中那些难忘的岁月,以及未来5年对商务事业发展的新期待。
“幸运”:战胜金融危机
“现在想想自己或许也算‘幸运’的,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战胜危机,让我的人生受到了一次历练!”
时隔两年后,忆起危机袭来时的情景,陈德铭语气诙谐轻松,但我们依然能从他的微笑中,想见当时的压力。
2008年下半年,中国外贸被国际金融危机撞了一下腰,11月份出口惊现负增长,然后就一路掉头向下。
当过知青,当过厂长,任过苏州工业园区党委书记的陈德铭,深知出口负增长意味着什么。“到2009年1月份,出口已经下降三成多,沿海大概有两千万农民工失业返乡,形势非常严峻。”
那时,长安街边上,商务部的灯光经常彻夜不熄。“我们整天在研究,如何使出口掉得少一点,失业的人少一些,如何应对急剧增加的贸易摩擦。”陈德铭回忆道。
“其实不止是商务部,党中央、国务院也非常关心出口情况。出台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连续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企业提供信用保险支持……”
“经过共同努力,到2009年四季度,出口就开始逐步回升了,实现了V形反转。”说到这,陈德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种复苏并非简单回到原点,与危机前相比,目前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和市场结构更加优化了。”
陈德铭预计,今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有望超过2.9万亿美元,居全球第2位,比“十五”末翻一番,其中出口跃居全球第1位,进口居第2位。
“组牌”:应对贸易摩擦
金融危机刺激了保护主义,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大幅增加,商务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在国际贸易的博弈中,谁更善于出牌,谁就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而陈德铭就是那个“组牌”的人。
“我不是魔术师,不能变出牌来。我要做的就是把已有的牌合理地运用好,增加谈判的胜算。”
“从根本上说,这些‘牌’应该有守有攻。尤其对某些贸易保护主义严重的国家。”陈德铭认为,在国际经贸中坚决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利益是他的职责所在。中国在处理贸易纠纷时,是讲道理的。
比如在中美轮胎特保案中,“美国因为国内政治的压力,执意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但事实上,美国国内根本不生产这种低端轮胎。一年多过去了,美国轮胎的价格上涨了30%,工人失业还增加了10%。对这样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当然要做坚决的斗争。”
不过,陈德铭也认为,在与大量新兴国家发生贸易摩擦时,采取的措施要更柔性一些。应通过扩大自这些国家的进口,解决他们的一些关切,和他们共渡难关,促使他们放弃贸易保护的做法。
作为一个“组牌”的人,首先要有大局观,不能只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高明的生意人都是追求双赢的,必须做到有取有予,不要只考虑自己,这样才能成为大赢家和做大买卖。”他说。
“布局”:内外资本双流动
与外贸一样,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的还有吸收外资。
“特别是一部分已经在中国投资的外企,受到国际市场萎缩的影响而关门停产。”回想当初,陈德铭记忆犹新。
“由于国家启动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尤其出台了拉动国内消费的政策,使外资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再加上人民币坚挺的因素,吸收外资开始逐步回暖,今年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
针对近年来外企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抱怨,陈德铭给予了回应:“这其实是一个博弈和矛盾的过程。我就经常反问外国部长,你们一方面说中国的投资环境不好,另一方面中国吸收外资却已连续18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怎么解释?”
其实,对于这一问题,他认为可以从几方面看:一方面西方国家看到加工制造产业转移后对本国经济带来影响,提出产业回归的口号,希望把资本拉回去。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否认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但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是,中国吸收外资近两年的增长趋势没有改变,未来也仍然看好。”
在促进吸收外资的同时,商务部也在主动下另一步“棋”——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现在有相当于2.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何花好这笔钱,使国际收支更加平衡呢?“现在一部分企业已经‘走出去’了,而且总体状况比较好。今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估计会超过500亿美元。对外投资已经相当于吸收外资的一半,估计今后这个比例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