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解码珠三角 探路中国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珠三角竞争力年度报告”系列述评之一

  本报《珠三角竞争力年度报告》即将面世,首次强势推出五大排行榜

  编者按

  2009年,广东迎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元年。

  一年间,珠三角再擎改革先锋大旗,紧紧把握“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思想主线,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领域全面展开深层次改革和体制创新,为中国科学发展再探新路,再立新功。

  2009年的最后一天,本报将连续第五年为读者献上大型特刊《珠三角竞争力2009年度报告·探路》,本年度的竞争力报告将首次强势推出2009年度珠三角竞争力排行榜,通过读者调查、专家团和媒体团评议的形式,综合评出在双转移、保增长、体制创新、一体化和保民生五大方面表现卓越的前三名城市,并以此为线索全面梳理珠三角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实践路径,系统总结珠三角为中国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的经验模式,为珠三角解码,为中国探路。

  从今天起,本报将根据“主报告”内容,连续3天推出系列述评,敬请垂注。

  南方日报记者 王军

  2009年,珠三角风云激荡,大气磅礴。为全面解构珠三角2009年度竞争力,《珠三角竞争力2009年度报告·探路》强势出击,站在国家战略和珠三角全局发展高度,直击珠三角改革最核心、最重要、最突出的五大核心命题:“双转移”、保增长、体制创新、保民生、一体化。

  为科学评判珠三角各城市在这五大方面的突出作为和样本意义,《珠三角竞争力2009年度报告·探路》首度推出珠三角竞争力2009年度排行榜,通过读者调查、专家团和媒体团评议的形式,综合评出在双转移、保增长、体制创新、一体化和保民生五大方面表现卓越的前三名城市,并以此为线索全面梳理珠三角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实践路径。

  为保证榜单的公正性和代表性,反映公众的真实感受和见解,本报前期通过在报纸上刊登问卷和网络调查的方式,接受公众对五大榜单的前三名城市投票。据统计,本报共收到来自公众的有效问卷19560份,其中来自广州、深圳的人数大体相当,来自佛山和东莞的人数约为广深两市一半,但高于珠三角其他城市。这个比例与九市常住人口数量比例相当。同时,为保证榜单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本报特邀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士组成媒体评议团,共同参与五大榜单前三名城市投票。

  最终,综合读者调查、专家评议团和媒体评议团三方投票结果,“双转移”、保增长、体制创新、保民生、一体化五大城市榜单火热出炉。

  九城共舞各领风骚

  双转移、保增长、体制创新、一体化和保民生,珠三角九市以各自先进的理念和实践开启了大场面

  五大榜单,珠三角九市各领风骚。

  一年前,国际金融危机惊涛拍岸,珠三角如何化危为机?“双转移”战略,成为珠三角“危”与“机”转换的枢纽,东莞、佛山、中山则一马当先。

  且看被称为“金融危机暴风眼中的世界工厂”的东莞,在不平凡的2009年里,既做了“减法”———众多企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环珠三角地区,项目额总计1000多亿元,又做了“加法”———传统企业的研发和营销总部在东莞做大做强,新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纷纷安营扎寨。这一“加”一“减”之间,东莞GDP从一季度增长-0.2%,到上半年增长0.6%,再到前三季度增长3.8%,既走出了一条铺满荆棘的产业转型之路,更迈上了一条铺满鲜花的可持续增长大道。

  如果说东莞的华丽转身是珠三角“双转移”战略的突出代表,佛山、惠州、肇庆则成为珠三角“保增长”的生力军。

  且看前三季度GDP增幅达12.9%的佛山,下了两步棋:一则是建立陶瓷、纺织、机械模具、家电等公共研发平台,为传统优势产业注入科技进步的全新动力;二则是大力发展平板显示产业、LED、太阳能光伏产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抢占新兴战略产业的制高点,为未来发展构筑了坚实基础。管中窥豹,佛山的两步棋,盘活了“保增长”的大棋局,也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体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破除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体制机制,必须建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一破一立,珠三角再次率先探路,深圳、佛山、珠海则各领风骚。

  领风气之先的深圳,率先启动了被学者称为“改革开放30年来力度最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不仅精简了1/3的政府部门,更建立了决策、执行、监督权分工与制衡的行政权力架构,同时试水“一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行政治理架构,触动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多条敏感神经。

  当今世界,城市竞争的时代已经远去,城市群之间的较量才见真章。

  但是,中国传统的地区分权式发展模式,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设置了体制障碍。中国的城市群发展应如何入手?珠三角同样率先破题,广州、深圳、江门,则成为新一轮区域竞合的佼佼者。

  广州,作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大哥”,从城际交通路网建设,到互设医保定点医院,从人力资源信息网互通,到三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稳步推进,广州成为区域合作的核心推动者。而最新出炉的《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显示,广佛都市圈将定位于全国科学发展试验区、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世界重要的大都市区,2012年初步实现同城化,2020年全面实现同城化。

  九城共舞,各显风流。珠三角九市以各自先进的理念和实践,开启了珠三角的大场面,也开启了中国的大场面。

  科学发展先行先试

  优化布局、产业重构、科技进步、体制改革和区域合作,敢为天下先的珠三角再次为中国探路

  透过五大榜单,珠三角2009年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已渐次铺陈于世人面前。回首2009,珠三角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

  珠三角的路,是一条优化布局之路。珠三角利用金融危机倒逼机制,以“双转移”战略为抓手,力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既为低端产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又为高端产业腾挪了发展空间,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下降,一大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落户生根。

  珠三角的路,是一条产业重构之路。珠三角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率先布局新兴战略产业,2009年汽车、船舶、生物医药、金融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均远超GDP增速。

  珠三角的路,是一条科技进步之路。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广东区域综合创新能力上升至全国第二,创新经济绩效和企业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出口额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居全国第一;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世界名牌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珠三角的路,是一条从结构到体制的深入改革之路。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珠三角的行政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已涉入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权力分工制衡、党政合署办公、行政层级简化、财权事权重心下移、公众参与政府管理、基层民主自治的“深水区”,为中国(副)省级城市、县、镇三级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提供了完整的实践蓝本。

  珠三角的路,是一条区域合作振兴之路。以一体化战略为核心,2009年珠三角率先打破行政区域藩篱,努力构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新兴产业链,以市场为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为核心打造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五位一体”和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的战略布局,勾勒了珠三角城市群清晰的发展路径。

  珠三角的路,既是自身突围之路,更是求解中国传统发展模式破局之路。从传统产业升级的路径,到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从地区统筹发展,到劳动生产率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行政体制改革到社会体制改革;从地区分权式竞争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这些命题无一不关乎中国的未来。敢为天下先的珠三角,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再次为中国探路。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中金在线 责任编辑:
上一篇:胡锦涛:充分肯定香港应对危机的成效
下一篇:前11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8%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政策法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监会关于2009年
[创业故事]灵感创业 藏饰女王五年挣千万 
[创业故事]返乡农民工余彦彬的创业经历 
[技术创新]“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第五次主
[技术创新]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第二批课题
[技术创新]2009年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取得新
[国税局]发挥税收对促发展调结构推改革惠民生的
[国税局]肖捷: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 
[国税局]关于加强车辆购置税档案管理有关问题的
[经济动态]社保基金入驻大唐电信 首次央企实业投资
[经济动态]全国70%以上地市实现TD-SCDMA网络覆盖 
[经济动态]中国煤炭产销量继续增长 企业应收账款增
[经济动态]35家欠税企业被曝光 八成是房地产企业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