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历年项目实施当中投资总量最大、任务最繁重,时间最紧张的一年。玉树地震后,我省一手抓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一手抓三江源生态保护,两项工作齐头并进,为建设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为了进一步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省上下达玉树州三江源项目19个,总投资49117.35万元。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全省各级三江源办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加快工程进度。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14个,完成投资23837.35万元,占年度项目总投资的48.53%。
地震发生后,针对三江源项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程实施难度大的实际,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中,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细化工作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达到了建设进度和质量的有机统一,使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初见成效。与此同时,为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在国家基本建设管理规范及省政府关于“八个管理办法”和细则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玉树州又围绕工程建设制定出台了“资金管理办法”、“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以草定畜办法”、“饲料粮补助款兑现发放办法”等相关制度办法,使全州的三江源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转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灾后,玉树州各个县为了提高三江源项目工作的综合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发挥投资效益,在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工作程序的基础上,分别按相关工作方案,及时抢救和整理地震中损毁的各类档案资料,采取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管理等办法,全面进行了档案管理回头看工作,为年内省级验收奠定了基础。在工程建设上,他们严把质量关,全面落实工程监理制度,并坚持事权分离,项目建设与资金使用双轨运行,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确保了三江源项目资金的安全运行。在工程招投标管理上,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规章,充分发挥了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作者:解丽娜 姚斌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