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番茄完全施用有机肥料,不用任何农药,颜色好,口感也好,价格卖得比一般番茄好得多。这几年收入提高,就是沾了种植绿色食品的光。”平安县小峡镇下红庄村村民老殷,看着自己日光温棚里挂满枝头的红彤彤的樱桃番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我省在积极推进绿色食品发展历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提出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高原绿色食品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涌现出了许多绿色蔬菜种植大户。特别是近几年,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的发展战略,2006年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畜产品的意见》,使我省“三品一标”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到目前为止,全省认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21家,产品55个,实物总量达到70多万吨,年销售达到5.5亿元,得到监测和保护的农田、草场面积达到2000多万亩。产品涉及牛羊肉、乳制品、菜籽油、蚕豆及豆制品、水产品、蜂产品、食用盐、禽蛋、沙棘、矿泉水等。
近几年我省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有四家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两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总面积60多万亩,面积可观,占耕地面积的10%,为我省绿色食品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省发展了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已具有一定规模。我省地处西部,产品销往内陆有一定难度,但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场营销工作也非常突出,我省的部分产品已走向全国,还有一些产品已走向世界。近年来,在北京、上海举办的绿色食品博览会上,我省代表团组织的一系列展示展销活动,掀起了一股青海绿色食品旋风,青海农产品、特色产品备受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去年第七届“农交会”上,东北人也是争相购买青海的乳制品、青稞、牛肉干系列产品。2010年第四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我省清华博众、青海康普的沙棘、枸杞系列产品、绿草原生产的牦牛藏羊肉等产品也都成为各国商家关注的焦点。青海的绿色食品质量可靠,特色鲜明,而且有很多绿色食品在内地是看不到的。有一些尽管内地也有,但是没有我们的品质好,比如青海的枸杞质量在全国质量是最佳的,内地很多采购商主动来寻求合作,订购青海的产品。
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鄂永利告诉记者,我省绿色食品工作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工作重点,始终以保障消费安全为基本目标,以强化标志管理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走上了一条“质量认证与标志管理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近年来,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在国家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省农牧厅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相关企业的配合和支持下,以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和其它各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等形式规范企业用标和正确用标,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通过检查,进一步增强了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进而全面维护了品牌农产品形象和市场公信力,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农产品信誉。
同时,采取请农业部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中心的专家前来授课,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农业部农产品安全中心、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绿华夏有机认证中组办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和我省专家自行授课的方法,每年对省、州(地、市)、县农(牧)业局,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及有意申请“绿色、有机”认证的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进行培训,共培训全国无公害现场检查员(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现场检查员25名,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80名,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核查员60多名,全国绿色食品检查员50名……为促进我省“三品一标”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市场营销方面,积极组织“三品”生产企业积极参加“农交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绿色食品博览会”、“青洽会”和“清真食品”展销会等形式多样的展销活动,同时指导和帮助北京、上海和我省的企业老板在北京、上海、开设“青海农畜产品专卖店”,并准备在西宁宁食超市建立“绿色食品专柜”,筹建成立了青海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展示厅,对我省的“三品”产品和特色农畜产品进行长期集中的宣传、展示和销售,而且实现了产销的有效对接,为“三品”企业与客商搭建了平台。
记者在省农牧厅了解到,到2015年,我省通过认定、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要达到400个以上,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总量达到30个以上,力争把我省“三品”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有效带动我省农牧业经济发展。(作者:王玉娟)
相关链接
何谓“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纵观“三品一标”发展历程,虽有其各自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基础,但都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
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品的食用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国家公共安全标志,目的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主要有以下特征:1、以大宗农产品为推进对象,主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茶叶、豆类、肉、蛋、奶、鱼等。2、以大众化消费为层次,以日常消费品为对象,必然对应的是大众消费。3、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基本对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无污染、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 与普通食品相比,绿色食品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 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 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有机食品———
按照有机农业方式生产,对产品质量安全不作特殊要求,满足特定消费,主要服务于出口贸易等高端市场;产品以初级和初加工农产品为主;强调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推行基本不用化学投入品的技术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生产过程监控,一般不做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一年一认证,按照国际惯例,采取市场化运作。
农产品地理标志———
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