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特色“自选动作” 真抓真学真用
青海海晏民族完中维护和谐校园
本报讯(记者 苏婷)日前,青海省海晏县民族完全中学校长芦显明带着一脸兴奋,从省城西宁回到学校。这次,他从省里争取到800万元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资金。有了这笔钱,学校的第三个跨越就进了一步——明年春季将开工建设一栋新的教学大楼,缓解校舍不足问题。再加上师资配备方面的努力,明年全县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便可望实现。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海晏县民族完全中学以创建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示范点为抓手,着力在真抓、真学、真用上下功夫,结合实际提出了“领导先学、党员带头、全员参与、辐射学生、家长跟进”的学习思路。校长谈发展、教务主任谈质量、教师谈方法、家长谈改进,成为这所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有特色的“自选动作”。
芦显明在“谈发展”时讲道,学校要实现3个跨越。目前,学校第一个跨越已经实现——牧区县的生源发展,从只有几十名学生发展到今天的700多名学生;第二个跨越,高中入学率达到75%的目标也已提前实现,当地已有80%的初中毕业生可以升入高中;第三个跨越就是在明年秋季实现高中教育的普及。
今年10月底,看到民族中学的教学楼外墙粉刷一新,家长们纷纷夸学校办了件大实事。原来,这栋楼的墙面所贴瓷砖有脱落,存在安全隐患。
学习实践活动开始后,学校请家长为学校发展献策。整修外墙就是学校听取家长建议后,从上级部门争取到资金进行的一项整改工作。
“反对分裂、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演讲,也是海晏民族完中学习实践活动中的“自选动作”之一。民族中学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族大家庭,学校有汉、蒙古、回、藏、土、撒拉等多个民族的师生,仅教师中就有一半是少数民族。学校又实行寄宿制,团结尤为重要。学校长期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月活动,学校关工委、班主任和宿管老师形成合力,关心各民族学生生活,互相尊重民族习惯在这里蔚然成风。
九年级(1)班的女生宿舍住着几个不同民族的学生,藏族学生喜欢喝酥油茶,而其他学生闻不惯酥油茶特有的味道,开始时有些别扭。班主任王秀霞老师耐心地把大家找到一起做工作,教育大家互相尊重民族习惯。结果是藏族同学尽量少喝,其他学生学会了包容和理解、尊重。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民族团结的话题还成为演讲内容,民族情通过学生们的激情表达,感染着每天生活学习在一起的师生,使大家更加用心地维护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