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分析我省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安排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研究推进海东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海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省委书记强卫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玉树强烈地震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手抓科学发展,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出持续升温、需求旺盛、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发展有力促进了民生事业的改善,年初省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工程进展顺利,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各类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会议强调,做好后三个月工作,对于全面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完成“十一五”规划意义重大。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分析我省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运行态势,继续保持和发扬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切实抓紧抓好第四季度各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落实年初以来省委、省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确保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进行“回头看”,对照年初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折子”工程,加大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二是要千方百计增投资、上项目、抓落实,确保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如期实现。要抓住中央支持青海藏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大重点项目审批、招商引资和资金投入力度。要根据国家政策导向,推进项目立项、筛选、实施工作。要全面落实今年节能减排目标。要继续做好“三农”工作,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三是要全力以赴完成玉树灾后重建年度任务,为建设新玉树打下坚实基础。要紧紧抓住今年剩余不多的施工时间,确保实现“年底前完成大部分农牧民住房重建,开工建设大部分城镇居民住房,全面完成可修复住房维修加固,同步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要求。要统筹调配、供应受灾群众过冬所需的各类生活物资,落实困难群众生活补助资金,确保灾区群众平安度过灾后第一个冬季。要充分利用冬春期间的施工空档,提早安排谋划明年的建设项目,确保明年重建工作顺利推进。四是要尽心竭力做好民生工作,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要以推进年初承诺的十件实事工程为重点,推动民生工作实现大的提升。要继续抓好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快保障性、政策性住房建设,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和州县新型农牧区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解决好困难企业职工、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问题,努力让城乡居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要汇集各方智慧,编制好“十二五”规划。要按照全国“十二五”规划建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紧起草我省“十二五”规划建议,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规划编制过程当中,要加强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本级规划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协调,充分体现和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一届党代会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部署,使规划充分体现青海特色、符合青海实际、满足青海需要。
会议认为,加快海东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海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既是完善我省“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又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的生动实践。要切实增强加快示范区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这两个示范区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真正让示范区成为全省推动科学发展的先行区,成为改善民生的优化区,成为保护生态的模范区,成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排头兵”和“助推器”。两个示范区建设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海东要依托土地、气候、技术、市场等有利因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海西要依托产业、资源、人口等有利因素,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同步推进产业培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两个示范区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高效建设、统筹推进,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低端、分散向精细、高端、集约方向转变;实现城镇发展方式由失衡、滞后、低层次向均衡、优先、高层次转变。会议强调,推进海东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海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全省上下要把海东、海西两个示范区建设当作一场硬仗来打,省委省政府要加强对两个示范区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全力支持示范区建设。海东、海西两地要由“一把手”亲自挂帅,有关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具体实施。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奖惩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两个示范区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