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本报“大河特别行动”首批特派记者从郑州启程,向三江源进发。当天下午,他们从郑州飞抵西安,并于第二天一早搭乘航班从西安起飞,经停西宁后到达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昨天,记者驱车从玉树县赶赴“黄河第一县”曲麻莱县,200公里的路程,记者开车却奔波近5个小时,一路上的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
今天,他们将向黄河源进发…… □特派记者黄涛李岩文洪波图
距离黄河源头最近,该县今年常年性积雪减少了95%,域内50%的河流断流,没有断流的河流流量减小了50%。
核/心/提/示
“人心坏了,冰川才会融化”,这是青海三江源藏民中的一个谚语式的传说,充满了藏传佛教的辩证色彩。
一个让人震惊的数字是,近30年来三江源冰川退缩的速度是过去300年的10倍。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些冰川所系的不仅仅是这些藏民的家园,更是整个中国的家园。
人心坏了,冰川化了
“我小时候,这个季节应该是漫山积雪。现在都没了,我真怕哪天黄河也干了。”
35岁的索南亚培端起杯子,呷了一口带着咸味的奶茶后无奈地说:“人心坏了,冰川就化了。”
这是12月5日晚上,大河报记者在藏民索南亚培家听到的话。索南亚培是玉树县国土资源局公务员。他说,很多藏族老人都这样认为,说是“什么时候人心坏透了,冰川也就化完了”。
当然,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索南亚培知道,冰川消融其实是越来越高的气温造成的,但他仍然认为,人心变化才是根本原因。“只顾发展,不顾环境,恶意索取,这就是人心变坏了。”
12月6日,记者沿青海省道S308,驱车从玉树县赶赴“黄河第一县”曲麻莱县。
向导嘎玛是土生土长的玉树人,他说,自己小时候,入冬后,山上的雪就几乎没有化过。但最近几年下了雪,过不几天就全融化了,最多只剩山尖的一圈。“气温太高了,越来越暖和了。”嘎玛说。
渐近曲麻莱县时,海拔也逐渐升至4500米以上,路两边山上的积雪开始多起来。在一个不知名的垭口,嘎玛突然指着路边说:“看,冰川。”
在嘎玛的引领下,记者攀上了这座雪山,海拔表显示,这里海拔4769米。记者看到,这里除了山顶上有少量积雪外,山上90%以上的面积都没有雪,一片黑褐色。
12月6日,这正是青海的严冬季节。“我小时候,这个季节应该是漫山积雪。现在都没了,我真怕哪天黄河也干了。”嘎玛说。
冰川消融的可怕数据
仅长江源区冰川,年消融量就达9.89亿立方米……
嘎玛的担心一点都不是杞人忧天。气候变暖使三江源冰川消融加快,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一个又一个的科考队、环保组织等前来考察、科学测量。
汪永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也是环保组织绿家园的创建人,长期关注三江源。12月5日,大河报记者与汪永晨联系时,她已身在丹麦哥本哈根,作为环保人士代表参与这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实验室,如果这里改变了,破坏了,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三江源,也不仅仅是中国,而是全世界。”汪永晨说。但遗憾的是,改变与破坏仍然发生了,这种破坏最先在冰川上得到体现。中国八成以上的冰川盘踞在青藏高原,随着气温的逐年升高它们正在快速消失。
杨勇,作为环保人士,20年间,他先后7次进入三江源。2006年夏季,他再次来到长江源头的姜古迪如冰川。这一次,他有幸拍到一张与20年前摄影机位相同的照片。两张相隔20年的照片对比后,姜古迪如冰川退缩了二三百米,而冰舌前端的冰塔林几乎完全消失。
再后来,杨勇在长江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等地,也都发现了这个可怕事实。
自2005年开始,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连续四年对青藏高原的冰川进行考察。12月5日,绿色和平资深行动统筹钟峪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在黄河源区的海龙冰川,长江源区的格拉丹东的曲坝冰川以及珠穆朗玛峰的冰川,都测量到明显的冰川退缩数据。
“黄河源区的海龙冰川,从1966年到2000年退缩400多米;格拉丹东的曲坝冰川,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2000年退缩了750米。”钟峪说。而黄河源头最大的山--阿尼玛卿雪山上的冰川近年来也在不断融化,导致雪崩;昆仑山脉的其他冰川也在逐步消融,雪山雪线正在逐年上升。
来自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的权威报告表明,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长江源区冰川总面积目前为1051平方公里,比《长江源志》记载的1247平方公里减少了196平方公里,冰川年消融量达9.89亿立方米!
都是全球变暖惹的祸?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温度上升了0.85℃;20世纪90年代是有史以来最热的十年。
有气象数据显示,近40年来,长江、黄河源头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近20年来,黄河源北部季节冻土区地温升高了0.4℃~0.6℃。
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的一项研究表明,今天的地球正处在2000年来最热的时期,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温度上升了0.85℃。20世纪90年代是有史以来最热的十年。有温度记录最热的10个年份中有9个都出现在1995年以后。历史上最热的5年分别是1998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叶,全球气温将会达到过去200万年的最高点。
而仅仅三江源地区,40多年来,其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累计上升了1.2℃,其中黄河源区升幅最大,上升的速率可达每10年0.42℃。
一份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权威研究报告指出,若全球变暖保持现在的趋势,到2070年,青藏高原的海洋性冰川面积将减少43%;2100年时将减少75%。大规模的冰川融化造成地表反射率的改变,将极大地影响区域气候过程和大气环流运动。
“无水”的黄河第一县
距离黄河源头最近的县城曲麻莱县居然连洗脸水都没有……
12月6日晚,我们住在曲麻莱县政府宾馆,意外地发现,这里连洗脸水都没有。
这是号称“黄河第一县”的曲麻莱县,是距离黄河源头最近的县城。宾馆服务员介绍说,整个县城的宾馆都不提供水,这是一个缺水的县城。
缺水事件是有科学依据的。曲麻莱县气象局的监测数据表明,近年全县常年性积雪减少了95%,域内50%的河流断流,没有断流的河流流量减小了50%。
“这太可怕了。”同行的另一名向导多加曾在曲麻莱县做过生意,他担心,也许真有那么一天,黄河源也会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