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记者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万亩蚕豆基地看到:从水渠一直到山下的万亩蚕豆基地正处于结果期,籽粒饱满的豆荚沉甸甸地挂在茎杆上。沙沟乡石乃亥村的村委会主任拉欠和几个村民笑得合不上嘴,说,如果这几天不出现大的冰雹,今年一亩地比去年种青稞油菜收入可提高两倍以上。
据贵南县农牧科技局局长才让太介绍,全县耕地共有40万亩,2008年以前,大部分土地种植青稞和小油菜,因这两个品种产量低、销路没有保障,农民辛辛苦苦一年,收入却提高缓慢。为了让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下决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去年10月,由县委书记、主管县长带领相关部门到农牧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青海源兴工贸公司调研,通过调查了解,种蚕豆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好路子,他们算了一笔账:去年青稞每亩产量500斤,成本(化肥农药种子等)100元,按每斤价格1.2元计算,每亩效益550元;种蚕豆每亩产量800斤,成本190元左右,每斤价格2.7元上下,效益可达1970元。加之贵南县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很适应于蚕豆的生长,因此扩大蚕豆种植面积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农民放心,县里又组织了两个乡镇的领导和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庄稼把式60余人,到企业参观并签订2011年17000亩种植合同。
作为青海蚕豆出口最大企业的青海源兴工贸公司,在签订合同后,一方面为农民提供种子,另一方面和县农业科技局的技术人员一起,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并向农民承诺最低收购保护价,使农民心里更踏实。省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对青海源兴工贸公司的产品销售市场、原料生产基地的考察,认为贵南万亩蚕豆基地项目是一件扩大我省特色品牌出口和农民增收的好事情,为此,对这个项目进行大力扶持,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利率,从申报调查、审批发放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为企业发放贷款8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