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宣传系列报道之一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的重要方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省“双语”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基本建立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双语”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民汉”兼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在全省各条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大力推行“双语”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受各种客观因素等制约,我省在发展“双语”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双语”教育整体质量较低、学生汉语水平不高、升学渠道狭窄、就业门路不宽和自身适应性不强等方面,“双语”教育发展现状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各族人民群众期盼接受良好教育的迫切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一步我省“双语”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坚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为主,同时学好民族语言文字,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学语言,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全省教育大会确定的加强和改进“双语”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是正确的,有助于提高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现代社会生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的能力,有助于少数民族孩子就学就业,符合各民族群众谋发展、求富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到更为完善的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加强和改进“双语”教育,必须体现坚持方向、依法有序,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遵循规律、尊重意愿,积极引导、创造条件的原则。实施“双语”教育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全省教育大会只是确定了加强和改革“双语”教育的政策,下一步省有关部门将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并符合各地实际的实施方案,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