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地处青南高寒牧区的泽库县帮扶工作中,国务院扶贫办抓住立草为业、改善人畜饮水条件、畜种改良这几个重点,积极从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帮扶泽库县。
在帮扶中,国务院扶贫办派出得力干部前往泽库挂职,安排资金900万元,先后实施了泽库县贫困牧民人畜饮水安全建设项目、泽库县防灾减灾青干草生产基地项目及泽库县牦牛改良项目。在帮扶干部的指导下,由500户贫困牧民组成了草业生产合作社,建设青干草生产基地1万亩;建立优良牧草种子田1000亩;购置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打草机等农机具15台套;配套建设农机库、种子库、管理房和水电、消防设施。今年生产青干草32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97.2万元,实现净利润77.2万元。户均分红1144元,人均增收229元。形成了种草、收割、加工、贮存、营销为一体的草业开发产业链,为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
同时,率先在泽库县开展了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全国试点工作。2010年安排资金50万元,在泽库县开展了“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的全国试点工作。还投资300万元,实施人畜饮水项目,建设人工开挖大口井600眼,彻底解决了600户贫困牧户、2940人和1.26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正在实施的投资300万元的牦牛改良项目,包括牦牛杂交、野血牦牛提纯复壮、本品种选育和燕麦青干草生产基地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逐步建立完整的牦牛发展产业链,并通过牧业协会,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有机地对接起来,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和经营规模,增强了牧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了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作者:孙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