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青海新闻 >> 正文
 
柴达木盆地探索西部荒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新路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新华社记者王宏伟、钱荣)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八大沙漠区之一,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结合国家一系列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因地制宜、科学治理,通过产业化发展模式,不仅改善了盆地内的生态环境,还增加了群众收入, 提高了农牧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于西部荒漠化地区的生态治理路子。

    柴达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曾经是柴达木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但监测数据显示,柴达木盆地沙区风蚀荒漠化程度正在趋缓,近几年荒漠化面积明显减少,沙化土地正以每年2.7%的速率逆转。

    记者日前驱车来到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时就看到,道路两边使用节水滴灌技术营造的树木林立,封育治理的戈壁滩上,也密布着柽柳、白刺、沙蒿等沙生灌木林,有效地阻挡了风沙的侵袭。

        “树木多了,风沙小了,农田里也看不到沙土了。”说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德令哈市尕海镇农民夏成忠深有体会,“2002年以前,这里风沙还很太,农耕季节我们几乎天天都要到地里清除沙土。”

    德令哈市民张德明也对柴达木盆地的风沙记忆犹新。“在尕海镇工作时,每次一刮大风,我们坐在办公室就得用衣服盖着头,每天下班,早上擦干净的桌子上就都会有一层厚厚的沙土。”他说,“当时风沙还经常将公路掩埋,一些地方堆积的沙土甚至与当地农民家的院墙一样高。”

    而现在来到尕海镇,道路两侧的树木已经成林,有效地阻挡了风沙的入侵。“现在就算刮起大风,也不会漫天黄沙了。”张德明说。 
    随着植被情况的好转,柴达木盆地的野生动物数量也大幅增加。青海省林业部门调查显示,柴达木盆地北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种群数量较以前显著增加,岩羊、棕熊等过去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数量也得到明显恢复。

    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的格尔木市,近期甚至还发生了棕熊进城伤人的事件。“这都是几十年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了。”海西州林业局副局长井建青说,不仅仅是棕熊,近几年,野牦牛、野驴、岩羊等动物数量也大幅增加,这些野生动物经常进入当地牧民的草场,与家畜争夺草料。

    在格尔木市附近的国道两侧,记者就亲眼目睹了两群正在悠闲觅食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

    此外,柴达木盆地的湖泊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最新的卫星监测资料分析显示,柴达木盆地9个典型湖泊中有6个湖泊的面积增加,湖泊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 

    科学造林染绿柴达木

    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好转与全球变暖、降水增多密不可分,但也要归功于国家在这里实施的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以及当地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的科学治理。

    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林业局了解到,自2001以来,海西州已争取国家投资4亿多元,在保护好原有林草植被的基础上,采取保、治、退、管等有效措施,全面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四期、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四大项目,完成造林种草、封沙育林面积272万亩。目前,柴达木盆地内森林覆盖率已由2000年初的0.84%增长到现在的2.06%。

    柴达木内自然区域分布十分明显,东部都兰、乌兰、德令哈是绿洲农业区(包括天峻县的纯牧业区),西部茫崖、冷湖、大柴旦、格尔木基本属于荒漠化或半荒漠化地区。在生态治理过程中,海西州林业部门根据东、西部不同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生态治理办法:对纯牧业区的天峻县,采取种草还草措施;在绿洲农业区,则采取“小治理、大封育”,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杨柳深栽、滴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等,保证种栽质量。在西部特别是气候恶劣、土地盐碱化严重,树木成活率极低的茫崖、冷湖、大柴旦地区,则采取换土消碱办法种树种草。

    采取了因地制宜的造林办法,过去因寸草不生而被人们称为“月球地貌”的柴达木西部地区,如今也改变了“年年种树不见树”的局面。目前,大柴旦已建成万亩生态园区;茫崖和花土沟镇绿化4万亩生态林。

      除了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科学造林也是柴达木盆地生态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由于干旱缺水,柴达木盆地的土地盐碱化程度比较高,植树造林异常困难。从2007年开始,海西州从以色列引进滴灌技术,滴灌技术的应用在确保节水节能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土壤中的盐碱,解决了盆地林业发展的最大困难。

      作为柴达木盆地中第一个使用滴灌技术防沙造林的试点地区,两年之中,德令哈市已采用节水技术营造枸杞经济林近万亩,并在境内的青藏铁路沿线成功种植了长119公里、宽30多米的生态防护林带。 

      “采用滴灌技术植树造林,用水量仅为大水漫灌用水量的十分之一,节水效果非常明显,而且树木的成活率非常高,隔年成活率在85%以上。”德令哈市林业局工程师陈小军说。

      而除了滴灌技术,林业部门还在柴达木盆地内还大力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杨树深栽等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目前柴达木盆地内已推广杨柳深栽造林4.97万亩,应用生长调节剂造林220万株,生根粉应用140万株,实施了“柴达木地区特有树种驯化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完成示范造林0.2万亩,抗旱乔灌木树种育苗330亩。尤其是都兰县实施的柴达木高海拔沙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基地项目、乡土壤灌木树种驯化繁育及示范造林技术项目的成功,为柴达木沙漠化地区的林业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产业化发展为生态建设增添动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生态治理过程中,海西林业部门还注重经济林建设,积极引导农牧民走林业产业化之路,以林业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挥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成立防沙治沙公司,实行专业化队伍造林,是海西林业部门在生态治理中推行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创新。

    德令哈市防治治沙公司是德令哈市林业局下属的专业化治沙公司。公司副经理史连奎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是独立核算的企业,下属5个绿化基地,30多个管护站,专门负责林业工程的造林和管护。

    “在柴达木盆地,实施一个林业工程的周期往往是5至7年,如果采用招标方式,往往一造完林就工程队就撤走了,后期管护工作没人负责。而林业工程的特点又是‘三分栽,七分管’,造林之后的管护工作更为重要。成立专门的治沙公司,好处就是能够保证管护质量。”德令哈市林业局工程师陈小军说,而且,治沙公司下面的基地和管护站吸收的工作人员多为转业军人、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农民等,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还可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事业。

    克鲁克绿化基地是德令哈市防沙治沙公司下属的五个绿化基地之一,曾经隶属于德令哈农场,农场移交地方后,曾一度无人看管,导致杂草丛生,过去栽种的树木也大量死亡。2006年,这里由德令哈市防沙治沙公司接管。

    记者日前在基地采访时看到,在防沙治沙公司的经营下,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上千亩使用滴灌技术种植的枸杞林长势良好,已经挂果;基地内种植的松柏等老树管护良好,而补种的新树也已成林。

    “我们今年在这里种植蔬菜瓜果也大获成功,明年还将计划大面积种植。”青海大学林学系毕业后在担任基地副经理的赵建章说。

    此外,大力发展经济林,也是柴达木盆地林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近两年来,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充分发挥枸杞耐干旱、抗盐碱、防治荒漠化效果显著的优势,结合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补助性投资,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组织引导农牧民在沙化土地上大面积种植枸杞经济林,带动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同时,实现了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据统计,截至目前,柴达木盆地全州枸杞种植面积达14.3万亩,现采果面积为6.6万亩,鲜果总产量19660吨,采果期用工36万个,务工收入2448万元,人均增收2000至3000元。

    海西州林业局副局长井建青告诉记者,目前,仅德令哈市的林产业和沙产业的产值已达1.13亿元,有1万余名农户从治沙造林中获益。2007年,德令哈市还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产业化百强县(市)”。通过林业产业化发展,柴达木盆地生态治理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青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受冷空气影响“中国最美湖泊”提前进入千里冰封
下一篇:高原致富路:青海“土族家乡”发展特色民俗游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经济动态] 宏观政策趋向正常不会先于美国加息
[经济动态]日本家电企业双变局:技术革新与生产模
[经济动态]富士的二次危机
[经济动态]投资总监空缺 基金公司人才荒蔓延
[经济动态]蜜月期到困难期 机构“重新定义”一对多
[经济动态]淘宝求解上市两道难题:“电器城”只是
[经济动态]创意功夫网:一起来革广告的命
[经济动态]广州争议保障性住房“扣分制”
[经济动态]备战股指期货 金融机构临“大考”
[技术创新]美国获专利最多企业 IBM连续17年排名第
[技术创新]美公司推出“机器人女友” 5种性格随你
[技术创新]揭秘美热核研究设施Z机:可产生35亿度高
[技术创新]我国将进一步完善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
[相关说明]大学生社区创业可申请50万贷款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