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国家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郭志伟带领的专家组到海东地区,专门就青海海东高原特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进行考察指导。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东地委书记王小青、海东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陈兴龙等领导陪同考察。
自2007年以来,海东地区围绕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提高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按照“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提质增效”的原则,以县域为主体,编制了海东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树形象,三年见成效”的具体奋斗目标,突出重点,凸显特色,强力推进,形成了以互助、乐都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重点的“一区两核”园区建设布局,园区核心区面积已达4.4万亩,基础设施建设开始逐步完善,已入驻企业72家,完成总投资13.5亿元,辐射带动青海日月山以东河湟流域特色主导产业基地近400万亩,辐射形成了湟水谷地设施果蔬、杂交油菜制种、生猪和奶牛禽蛋产业带;黄河谷地特色果品、肉牛羊及冷水养殖产业带;浅山地区百万亩马铃薯、玉米全膜覆盖旱作产业带;高位浅山和脑山优质油菜和脱毒马铃薯制种产业带;发展壮大了马铃薯、油菜、核桃、生猪、牛羊肉、紫皮大蒜、线椒、食用菌、高原制种、中藏药材等10个产加销一体化链条,尤其是马铃薯种薯、杂交油菜种子因退化慢、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等特点,远销甘肃、内蒙、宁夏、新疆、福建、四川等十多个省区及泰国、新加坡等地,深受国内外需求者的青睐。可以说示范园区聚集人才、聚集技术、聚集资金、聚集资源的综合效应初步显现,有力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在为期一天的考察活动中,科技部专家组一行七人深入到海东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乐都、互助两个核心区,通过实地查看,开座谈会等形式,综合考察了园区建设情况,对园区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园区规划、管理机制、核心区建设、辐射带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者:尚众邦 郭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