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第二批赴日韩考察“一村一品”经验代表团纪行之二
青海新闻网讯 在大分县学习考察的日子里,我省第二批赴日韩考察“一村一品”经验代表团对日本农业产业化特点已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日本农协等合作组织发挥的作用留下了深刻印象。7月22日,代表团一行来到爱知县,继续学习考察爱知县丰桥市农业发展经验,详细了解农协在助农增收中发挥的作用。
爱知县以制造业和农业闻名,其中丰桥市的农业走在爱知县前列。通往乡间的道路上,一座座温室大棚不时映入眼帘,大棚中鲜艳的玫瑰花和绿油油的农作物,形成了这一带美丽的田园景观。而路边看到的一些商店、加油站,据当地人员介绍,则由当地农协经营。
代表团一行在丰桥市农业协同组合,听取了农协管理、财务、监督、企划等相关负责人的详细介绍,学习了解了丰桥市农业及农协组织的发展情况,以及值得我省农业发展借鉴的宝贵经验。
代表团成员了解到,日本的农协,是农业协同组合的简称,是由农民个体组成的共同组织,任务是组织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的收购、加工、储运、销售等,但是与我省农协组织有较大区别的是,这里的农协组织经营范围广泛,不仅指导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负责农产品的合作销售、有组织有计划地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物资,还为农民提供各种资金和信用服务,被称之为“综合事业”。联接农户和市场的日本农协组织,使农村产、供、销三大领域完全实现一体化。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农业生产者从中获得相对稳定的供销渠道和理想的收入,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讲课的工作人员为大家举了个例子:大分县大山町为解决一家一户农民小生产难以进入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难题,创办了农协组织,该协会采取农户自愿入社入股,协会会员99%的农产品交农协销售,协会按销售额20%提取服务费,其余销售额通过银行卡直接兑付给农户。协会收取的服务费除去营销、管理成本,适当提留积累后,剩余部分按股份分红。
日本农协在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一个在一定法律规范和社会规范基础上形成的代表农民利益的社会经济合作实体,也是日本农村中最强大、最广泛的经济合作组织,它对外以维护农民利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对内千方百计为农户提供最佳服务为宗旨,是农民意志的统一体,代表着农民的利益,所以其职能非常广泛。
在学习考察中,代表团成员与丰桥农协各部门负责人互动交流,纷纷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农民怎样在农协中获得收益?”“农协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哪些?”“农协对农作物的农药残留有哪些要求?”“农协与农业贷款有着怎样的关系?”……在交流讨论中,代表团成员们更多地思考着我省农业相关部门、协会的发展。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的情况,代表团一行还深入田间地头,先后参观了丰桥市农民小野田富生家的玫瑰花温室大棚、船井孝浩家的哈密瓜温室大棚,与当地农户面对面交流。通过听介绍、访农产、看现场,代表团成员对日本农协的创立背景、组织形式、业务内容、发挥的作用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日本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重视和支持农业,充分发挥农协的作用,促进农业发展,以及日本政府扶持农业的一些做法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代表团成员在讨论中认为,在日本政府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原来分散、脆弱的农户在抵御千变万化市场风险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发展“农协”的成功之路。日本农协之所以不断发展,主要是农协得到了法律的保护、政策支持和农民的拥护,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本条件,才使农协的发展有了保证。虽然两国国情有别,但是日本农业发展经验,对完善和发展我们省内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产品流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代表团成员认为,我们要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上下功夫,要以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为目标,加强市场设施建设,进一步培育农民自己的流通组织,放手发展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完善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健全市场法规,尽快地把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农民生产实践中去,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服务。
农发行青海省分行信贷管理处处长张俊儒说:“一村一品”对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如何解决农业生产者的个体与市场的有效链接,提高生产者在农产品的定价权是关键。推进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包括提供融资支持、保险保障支持。因此需要完善相关的金融、财政支持政策,变“输血”为“造血”,提高金融、财政资金的支持效益。(作者: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