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协办、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承办的“大美青海,特色品牌——青海品牌商品成都推介会”于6月16日至1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举行。推介会通过展示品牌商品、推介品牌企业、开展对接交流、体验特色产品、宣传大美青海,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强卫书记的充分肯定。
推介会历时四天,有近5万多人次参观了推介会的展示馆。我省132家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青海省著名商标和青海省名牌等知名品牌企业,带去了16大类1112个品种的产品进行参展。推介展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青海品牌商品主题序馆主要通过模型、图片、展板、灯箱、录像等形式,运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重点展示了西宁市、海东地区和海西、海南、海北、黄南、玉树、果洛自治州以及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品牌战略工作的成果以及各地不同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人文、物产资源。二是青海品牌商品展示(体验)馆集中展示了青海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青海省著名商标、州(地、市)知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企业生产的品牌商品和特色商品。推介会期间,展馆内商品丰富,货源储备充足,参展企业共销售商品近300万元,免费提供品尝商品165个品种、折价金额18.8万元。同时,举办了4次青川两省企业对接见面活动,举行了2次企业专场签约仪式,我省30家知名企业与国内外64家企业签订协议65项,总金额42.43亿元,其中,出口协议7916万美元。
为期四天的2011青海品牌商品成都推介会,围绕“大美青海,特色品牌”的主题,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对接洽谈,合作共赢,集中体现出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政府支持力度大,层次高。省委、省政府把举办这次品牌商品推介会作为推进品牌强省战略的强力举措,省政府专门成立筹备领导小组,利用五个月的时间进行精心组织和筹备,并拨出专款,明确所有展馆租赁、搭建设计都由政府出资,并出资在省内外主流媒体免费为青海品牌企业宣传。省工商局作为承办单位,把此项工作作为全省工商系统的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举全省工商系统之力,从展会场馆的联系确定、展馆布局的策划和搭建、参展企业的动员协调、会场人员的组织调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精心安排和组织实施,确保了推介会各项工作有计划、按步骤顺利展开。各州、地、市政府为了有效推介当地特色品牌商品,精心准备宣传资料并由政府的主管领导亲自带队参会,并从参展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在青海品牌建设历程中是前所未有的。二是企业参展积极性高,数量多。自参加上海推介会尝到“甜头”后,青海企业参加的积极性更高,主动性更强,“走出去”的愿望特别强烈,积极报名要求参展的企业多达1000多家,因受展位限制,省政府以遴选的方式,最终挑选了132家知名品牌企业参加。这是青海企业在省外参加类似推介会数量最多的一次。从参展企业的整体情况来看,所有参展企业分别来自六州一地一市及西宁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从参展企业的行业布局来看,基本涵盖了特色资源开发加工产品、高原特色食品、藏药保健品、民族特需用品和传统工艺品等青海的特色行业;从参展企业的品牌层次来看,包含了中国驰名商标、青海著名商标以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不同层次的商标类型。可以说,成都推介会不仅参展规模大、参展企业多,而且参展产品多、质量好。展销的产品以质量安全、有竞争优势的终端消费品为主,真正展示了青海最美的产品、最好的质量、最诚信的企业、最有特色的品牌。三是民族传统工艺现场展示,魅力大。成都推介会不仅组织了青海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进行展示展销,而且还重点组织了我省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手工艺品、传统编织品等项目进行展示,组织了我省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展演活动,共有14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表演、制作唐卡和藏毯、藏绣、纺线、堆绣、刺绣、石头画等多种民间工艺技术,一件件独具青海民族特色的艺术品,展现出了青海独有的文化魅力。
通过成功举办这次青海品牌商品成都推介会,进一步提高了青海品牌商品的知名度,增强了青海企业发展的信心,扩大了交流合作空间,宣传了大美青海风光和品牌形象,同时也带来了几点难得的启示:
启示之一,青海的品牌商品一定要走出去。坚持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是青海品牌商品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如果满足于小圈子,没有走出青海的胸襟和勇气,青海品牌商品发展的路子就会越来越窄。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走出去的战略,青海品牌就会越做越大,青海企业的明天就会更加辉煌。
启示之二,青海的品牌企业一定要上规模。品牌的发展需要规模化、集团化的现代生产经营技术作为支撑。从目前青海不少特色产品产量少、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不同层次需求的现状来看,青海品牌企业要走出青海、扩大市场份额,必须要在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份额上下功夫,依托独特的资源、独特的环境、独特的民族文化,通过市场调节、政府推动和企业努力,不断整合品牌,提高品牌的凝聚力和含金量,促使企业做大做强。
启示之三,特色名贵商品一定要科学定位市场。在此次参展的产品中,有一些名贵特殊的商品,如虫草精粉、纯牦牛奶等,产量特别少,无法也不可能推向所有消费市场,天然注定是奢侈品。对此,要科学定位市场,科学发展营销渠道,要在发展高端市场,发展高消费群体方面下功夫。
启示之四,中小企业一定要加快营销渠道建设。青海产品走不出去,还在于没有一个完善的营销网络,由于缺少代理商,缺少省外营销公司,企业没有能力和精力将产品送上柜台。因此,要大力培植发展产品代理机构,改善青海产品流通环境,积极推动我省品牌商品进超市上柜台,以优质特色争取国内大中城市主流市场份额。
启示之五,小企业一定要做到抱团联手发展。虽然这次推介会参展企业达到132家,但与省外相比,青海企业的总体规模偏小,而且从事农畜土特产品加工的企业,如肉制品、虫草制品、枸杞制品、奶制品、菜籽油、青稞酒等,产品种类大同小异,企业单体产值少,产品研发不足。因此,同类企业要善于联手合作,抱团发展,共同开发市场;要敢于引进国内知名品牌,做强产业;要主动与大专院校、科学研究机构合作,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启示之六,品牌宣传一定要加大力度。青海尽管地处独特的地理位置,拥有优质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资源,但长期以来,大量富有特色、品质优良的地理标志产品处于“有实无名”、“有名不强”或“优质不优价”、“优势无特色”的尴尬局面,最主要的因素是缺乏强有力的宣传。因此,要积极争取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宣传、要加大在网络等现代传媒的宣传,要运作各类节会进行营销的宣传。同时,要探索特约销售商、直销窗口、参加产品博览会、招商会、举办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鼓励本省的营销商与外地客商联合在大中城市的市场设立窗口或青海品牌商品专柜,设立永久性的宣传标志,不断青海品牌商品的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
启示之七,企业家队伍素质一定要着力提高。品牌发展,关键在人。从青海品牌发展的现状来看,促进青海品牌发展,必须要把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拓展发展思路、坚定发展信心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树立自信、开放和创新的意识,坚持不懈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者的素质,才能走出青海,融入现代企业发展的潮流,实现品牌强省的战略目标。(作者:刘建民 杨建忠 马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