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面对钢材价格大幅下滑,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钢)在政府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帮助企业提高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能力、全力服务优势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企业员工愈压愈刚、愈困愈奋的企业精神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今年5月,西钢生产经营实现新突破,钢产量11.13万吨,铁产量9.52万吨,均创历史新高,当月盈利968万元。今年6月,西钢铁钢轧分厂各作业区产量均打破历史最高纪录,这标志着西钢长流程生产线正式跨入全国同类型生产线的先进行列。在金融危机引发的这一轮钢铁行业洗牌浪潮中,西钢变压力为动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抢占西南市场,有效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
电价优惠每年节省千万元
火红的钢水倒入连铸机,在5条轨道上,钢水变成一条条连铸坯,最后经过加热炉送入轧钢作业区。7月16日下午,在西钢的炼钢作业区,工人们和往常一样有序生产。据了解,我们所见的这些大型设备每年的用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由于今年西钢使用的是去年购进的高价原材料,生产成本提高。为此,政府实行积极政策措施,通过完善电价联动扶持政策,每千瓦时降低0.015元,西钢每月节约成本80万元至90万元,一年就能节约上千万元。同时,西钢90%的产品外销,考虑到运距长,企业运输成本高,政府协调铁路运力,适当降低运输费用。此外,青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实行出口免检、银行给予资金支持等都让西钢有信心低谷突围。
“政府支持,企业更要努力”
与此同时,西钢内部也发起了一场革命。
7月16日下午,分管企业生产销售的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斌的电话频频响起,签字、审批、关注钢材市场行情,黄斌忙得不可开交。“政府支持,企业更要努力。”黄斌坚定地说。
据黄斌介绍,目前,西钢没有一条生产线停产。过去,订单多,企业几乎不用跑市场。但是,面对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情势,没有订单就意味着停产。西钢特别成立了市场拓展部,分时段、分市场,专人负责拓展市场。公司大幅度调整了区域结构,削减优钢产品在华东市场的销售,增加西南市场的销售量。抓住国家和省政府推出的扩大内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振兴经济政策,就近销售螺纹钢等建材,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使企业产能得到充分释放,创造了较好的生产效益。同时,西钢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调整产品结构,新增了银亮钢、冷拔用轴承钢、不锈钢等品种,为市场拓展打下基础。
从去年年底至今,西钢员工铭记“过紧日子”这句话。降低消耗指标、降低成本,并提出“对标挖潜”的目标。“我们要与国内平均水平、先进水平作对比,找差距,从各个生产环节完善工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挖掘潜力。”黄斌解释。
政府的支持和西钢生产经营上的突破,让所有员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借助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西钢如果能在这一轮竞争中顶住危机,转“危”为“机”,增强综合竞争力,西钢将会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作者:花木嵯 周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