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在《人民日报》发表重要文章时指出,让百姓笑出“幸福之美”,老百姓的笑脸,是对共产党人的最大褒奖。近年来,全省上下努力实践“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西宁人的幸福笑脸已经无处不在。
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鼓舞全社会建设新青海的斗志,西宁晚报社联合城中区文明办、礼让街办事处、解放路社区、金佰川鞋业在解放路建成的我市首个“笑脸墙”,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同时也引起中央媒体的关注。2月4日9时,央视4套《中国新闻》栏目播出了本报“笑脸墙”的相关消息;2月5日8时,央视新闻频道在《焦点新闻播报》栏目再次播发了相关消息,将西宁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及创卫、建卫成果传播到祖国大地。
笑脸在西宁无处不在,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西宁人越来越自信,西宁也因为这些自信笑容更具活力。去年8月,市委市政府开始全面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为了把这一群众拍手称快的利民工程落到实处,《西宁晚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报道,并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深入开展了“寻找西宁最美笑脸”征集活动,联合城西区委宣传部等单位开展了提升市民素质公益广告设计大赛、百姓宣讲团等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本报去年9月、10月开展的“寻找西宁最美笑脸”征集活动,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许多部门都向本报提供了反映新农村建设、文体事业、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珍贵图片,社会各界群众更是积极参与,短时间内就收到笑脸图片2万余张。同时,微笑服务明星的评选,吸引了公安、税务、交通等20多个行业参与,对全面提高我市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活动,是我市乃至我省近年来群众参与度最高、社会反响最为强烈的活动之一,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及青海师大、省社科院专家们的高度赞誉,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曲青山给予了批示,尤为重要的是,活动还得到了广大读者、市民的一致好评,通过各种途径评选、参观笑脸展出的群众高达数百万人次。
而去年底本报联合城西区委宣传部开展的百姓宣讲团、公益广告设计大赛等活动,可以说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升市民素质工程又一个个的杰作。和征集最美笑脸相比,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活动范围突破了市界、省界,在全国20余个省市区掀起波澜,来自广州、天津、湖北、河南、山东、江苏、河北等地关心西宁发展的朋友纷纷寄来参赛作品,并给予夏都西宁最美好的祝福。百姓宣讲团活动,把舞台交给百姓、把话筒让给百姓、把镜头对准百姓,数十名普通百姓用自己的语言诠释了素质、文明的含义,用老百姓感动更多的老百姓,让老百姓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市民素质工程中来,无疑,这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我市提升市民素质工程中的精彩一笔。
本报组织实施的一场场公益活动,很快进入省内外众多主流媒体的视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广播网、中国文明网、《中国文明报》、《老年日报》、《广州日报》、《大众日报》、《青海日报》、青海电视台、青海广播电台、西宁电视台等媒体都给予了报道,有些媒体还给予了专题报道,这对西宁外宣工作无疑是最好的支持。
为了用市民最朴实的微笑来传递文明,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西宁晚报社在新年伊始再次联合城中区文明办、礼让街办事处、解放路社区、金佰川鞋业建设了我市首个“笑脸墙”,发起并联合虎台街道办事处建成盐湖巷“笑脸墙”,每一幅照片都体现出西宁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一新颖的展出形式,再次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也再次成为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作者:张扬 汤忠海 妥玲燕鲁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