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我省降水量偏多,格尔木、海北、湟源、兴海等地频繁出现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说,西伯利亚和孟加拉湾低槽活跃,冷暖气流在青海上空汇合时间长等原因是青海降水异常偏多的主要原因。
入汛以来我省降水偏多
从6月1日开始,我省大部降水偏多,与历史同期相比,6月柴达木盆地大部、环青海湖地区、青南部分地区偏多1成—6.3倍,其中柴达木盆地偏多明显,诺木洪、都兰、格尔木偏多2倍以上,诺木洪、都兰、格尔木、五道梁月降水量创历史最多极值。特别是6月下旬以来的连续性降雨,造成我省22个气象站出现大面积连阴雨天气,范围之广,降水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这在青海历史上少有发生,实属罕见。
最干旱的地方出现洪灾
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北部的格尔木市——这个我省最干旱的地方,却经历了历史上最严峻的洪涝灾害。
进入夏季后?熏格尔木市持续出现强降水过程,引发山洪,导致多处引水渠道和引水设施被毁,格尔木河、那陵格勒河等多条河流堤坝出现险情。7月5日晚,格尔木再次遭遇强降雨天气,格尔木河上游的温泉水库水位超过警戒线,并继续上升,形势相当严峻。开闸泄洪后,格尔木河多处河堤出现险情。温泉水库的上游是都兰县和曲麻莱县的交界处,往年这些地方降雨量很少,但自6月27日至7月5日,这一区域几乎天天有雨。由于下雨的地方都是戈壁滩,蓄水能力差,降雨后很快会形成径流,而且流量增加特别快、特别大。频繁的降水除了给格尔木温泉水库带来险情外,还造成湟源、兴海等县6万多人受灾、21人死亡、2人失踪、11人受伤,直接损失3000多万元,农业生产损失也相当严重。
专家详细阐述降水偏多缘由
据当地气象局介绍,今年格尔木的降水有两个特点:一是降水来势凶猛。今年以来,格尔木降水量相对往年明显偏多,是格尔木建政以来同期降水最多的。全地区上半年降雨比近30年平均值多220%;另一方面是降水持续时间久。
省气象局副局长王莘用“三个前所未有”概括入汛以来青海的天气:旱涝极端,汛期提前,前所未有;6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多,多个台站创历史极值,前所未有;灾情之集中,损失之严重,前所未有。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说,5月中旬,欧亚环流形势调整,青海省上空多低值系统活动,雨季开始,特别是进入汛期后,极涡位置偏向东半球,西伯利亚和孟加拉湾低槽非常活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又偏南偏西,冷暖气流在青海省上空汇合并长时间维持,这种南北系统的有利配置是造成青海省大降水、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作者:朱晓雯 金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