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今年灾后重建部署明年及今冬明春相关工作 骆惠宁主持并作重要讲话
12月5日,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二次会议。会议简要总结2010年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灾后重建及今冬明春相关工作。省长、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骆惠宁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徐福顺,副省长、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令浚、高云龙、张光荣、马顺清、何挺、张建民及省军区、省武警总队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2010年玉树灾后重建项目预计形成投资支出情况汇报,听取了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玉树州及北京、辽宁、中国水电集团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设总公司、中国建筑总公司援建现场指挥部工作汇报。
骆惠宁在讲话中强调,灾后重建的每一项工作都展示着党委政府的形象,绝不能有丝毫懈怠;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灾区人民的期盼,绝不能有丝毫马虎;每一分钱都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支持,绝不能有丝毫浪费。我们一定要把当前的工作做实做好,充分利用今冬明春,为打赢明年关键之战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骆惠宁指出,玉树4.14强烈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高寒地区,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了世界上难度罕见的灾后重建工作。经过各方面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今年的目标任务,为三年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打了一场硬仗、漂亮仗。他指出,在灾后重建的首战之年,我们超前谋划,积极作为,工作富有主动性;我们科学组织,强力推进,工作富有成效性;我们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工作富有创新性。特别是各援建单位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充分发挥了支撑性作用,表现了很强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为重建做出了十分宝贵的贡献,对此,青海人民不会忘记。
骆惠宁指出,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初步积累了在玉树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大规模开展重建的经验。从工作思路和领导方法上,可归纳为“六个必须坚持”:一是必须坚持恢复重建与全面提升相一致。重建不是简单的“克隆”,而是更高起点的提升。在白纸上画最新的图,在废墟上建更美的家。二是必须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既抓好群众过渡安置的当务之急,又注重改善灾区的生存发展环境;既抢修恢复了一批基本的生产生活设施,又抓住机遇建设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三是必须坚持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统筹。注重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重建时序。把城乡住房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优先安排关乎民生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协调推进寺院、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重建。四是必须坚持加快进度与注重质量相统一。既攻坚克难,抢抓进度,更重视质量,科学施工,不因为赶进度而忽视质量和安全。五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协调。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切实负起责任;又积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把尊重和引导群众意愿统一起来。六是必须坚持物质重建与精神重建相融合。既抓物质家园重建,又注重心理安抚、思想疏导和人文关怀,建好精神家园。
骆惠宁强调,明年是灾后重建的关键之年,今冬明春是迎战明年的重要准备期。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细心安排好灾区群众过冬,确保灾区社会稳定;要按照相关要求,抓好在建工程和设备、建材的养护,确保在越冬期间不遭受损坏;要抓紧编制明年重建投资计划,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要抓好项目规划设计,对于标志性的重点工程要下足功夫,优化设计,彰显特色,确保打造成精品工程;要进一步组织和调集足够的施工力量,改革建材保障机制,抓好建材供应等保障工作,确保明年一开工,人员、物资“双到位”。要继续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强化对重建资金的监管,确保安全节约使用;要加强领导,严格责任制,细化分解明年重建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明确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骆惠宁要求现场指挥部和玉树州,要针对灾后重建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利用冬歇期,举办好各类专业培训班,满足明年大规模重建工作的需求。
会议还研究了2010—2011年度玉树灾后重建项目投资计划。会议认为,按照跨年度形式进行安排重建项目投资计划,有利于增强投资计划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有利于调动地方和援建单位的积极性。会议原则同意《2010—2011年度玉树灾后重建项目投资计划》,要求根据会议精神修改后安排下达。(记者/罗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