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适应时代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紧迫任务,也是推动“四个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迫切需要。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做到“四个创新”。
在学习理念上创新。当前,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推进事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有的同志总是抱怨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自觉不自觉地把学习与工作割裂开来;有的认为学习是“空对空”,学与不学无所谓、学好学差一个样,缺乏学习的责任感、紧迫感;有的片面地认为凭老经验、老办法,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学习理念,充分认清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基、事业兴盛之要,牢固树立学习者生存、学习者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学习则强、学习则胜的理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自觉持续的行为,增强“本领恐慌”的紧迫感。
在学习内容上创新。学习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单一陈旧的学习内容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党员也缺乏吸引力。因此,必须通过丰富创新学习内容来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学习创新理论,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学习岗位所需,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真正成为政策通、知识通、业务通。要学习现代科技,认真学习当代最前沿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理论,学习信息化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要学习先进经验,善于学习他人先进做法、成功经验,吸收创新精华、开阔视野。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带领群众推进党的事业发展进步。
在学习方法上创新。从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看,学习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接受学习与创新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必须把研究创新学习方法作为重要内容。只有通过有效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创新学习的境界,实现创新学习。要联系实际学,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善于从书斋里、办公室、会议室、文件堆中走出来,走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从工作实践中获取解决新问题的灵感和知识,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要持之以恒,“人之为学,不进则退。”要养成学习习惯,发扬“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拿出一股挤劲、一股钻劲、一股韧劲,真正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坚定不移的信念。要带着问题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民声、收集民意,把问题带到学习中思考,着力在解决现实问题上见成效。领导要带头学,领导干部带头加强自身学习,能够发挥出重要的示范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带动单位的学习,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学习制度上创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有一套制度作重要保证。学习制度不健全,学习就很难落实,就很难保证学习效果。要建立健全书记负责制,党委(支部)书记要对所属党员干部的学习负主责,亲自抓好、组织好本单位的学习。对单位学习氛围浓、学习质量高、任务完成好的正副书记,要给予奖励,并与晋升晋级、评选先进挂钩。要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制,定期对党员干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组织考核,检验学习效果,以考促学,防止图形式、走过场,增强学习实效。要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衡量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尺度,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并在选拔任用方面优先考虑,对不达标者要通报批评,努力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使各级党组织的学习驶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作者:高鹏 于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