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西宁市市长毛小兵做客人民网,就广大网友关心关注的西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作了精彩回答。
西宁是全省最活跃的区域
主持人:请毛市长给我们介绍一下西宁。
毛小兵:西宁市是青藏高原惟一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不仅是青海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企业、人才、信息、物质最聚集、最集中、最活跃的一个区域。西宁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天然的避暑圣地,所以被誉为“中国夏都”。
西宁既有西北高原的豪放、粗犷,同时也有江南水乡妩媚、秀丽的景色,到了夏季,你会感受到两种景致相融的景色。因此,西宁是全省各族人民最重要、最集中的一个基地,也是全省最宜居的一个地区。借这个机会,欢迎全国的各个单位、各个行业,在适当的时候,特别是夏季,5到10月份能够来西宁开会,集体感受高原的凉爽,感受一下高原古城,又能够让代表们在夏日炎炎的时候把会议开好,真正取得会议的效果。
西宁挺过了最危机的时刻
主持人: 2008年底到2009年整个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都遭受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席卷了全国,西宁肯定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它受到影响的程度怎么样?
毛小兵:我们过去的主要产业大部分集中在资源开发的上游和加工业链条的前端,所以,西宁受金融危机影响非常明显。但是,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市上上下下同舟共济,坚定信心保增长,坚持不懈保民生,坚定不移保稳定,最终取得了经济回升向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的成绩。2009年西宁市发展的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整个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改善民生工程上
主持人:不仅在经济数据上,我们看到西宁市近几年来在城市建设以及生态建设、改善文明、改善民生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没有哪些突出经验可以和其他地区的网民分享的?
毛小兵:城市建设方面,在“十五”时,我们就提出“扩市提位”战略,一是适时地启动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二是启动了西宁海湖新区的建设。开发区的建设使我们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工业格局,让整个工业产业的特色在园区里得到充分体现。海湖新区的建设凸显山水特色,提升和完善整个城市的载体和服务功能,使西宁市的建成面积已经达到75平方公里。
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使我们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也获得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称号。特别是“十年磨一剑”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成功,让全市上下备受鼓舞,在不断提升我们城市的品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市民的生活方式。
我们越来越重视民生改善,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扩大或者更有效地改善民生,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到最能够改善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上面来。
西宁经济结构如何转变
主持人:今年西宁市的经济结构转变将会突出哪些方面?
毛小兵:我们重点要在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方面做文章,真正地推出一批我们的优势资源与优势企业、优势资本、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循环产业的项目建设,不断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水平和循环利用水平。要在区域发展方面有所作为。在政策机遇中找我们发展的突破口,突出培植好我们的新能源、新材料的特色产业,壮大我们的特色经济,做好我们的生态保护。要集中在绿色产业或者低碳产业、低碳城市管理方式、服务方式,低碳消费方式上多做文章。
怎样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主持人: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的中心,对整个西部地区的这一片都有比较强的区域辐射力,您认为应该怎样进一步发挥好西宁的这种辐射和带动作用?怎么样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西宁的突破?
毛小兵:现在大概有将近20万其他地区的干部职工,都长期居住在西宁,还有全省80%以上的离退休职工都在西宁购房、安居,在西宁老有所养,而且西宁也是全省的教育中心,现在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大概有27%的学生是外州地县的,不是西宁的常住人口,而且每年还在增加,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这个比例更高,而且它也是全省医疗救治的中心,全省群众的大病救治基本都在西宁。所以,西宁一方面担负着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重任,还担负着在全省率先发展责任。
首先就是要千方百计把西宁的经济建设搞上去,把经济总量做大,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的西宁和带动全省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其次,我们根据西宁的特色,搞好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把西宁建成一个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非常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品格,凸显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令全省人民非常骄傲的中心城区,让我们全省人民都能够引以为豪。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突出推动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我们全体市民能够生活得更美好,生活得更幸福,共同享受整个城市发展的成果。
如何完美“中国夏都”这张名片
主持人:刚才您谈到西宁打的这张形象牌是中国的“夏都”,在围绕“中国夏都”这张西宁名片上面,我们从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更好的环境氛围中在做一些什么工作?重点要做哪些方面的文章?
毛小兵:西宁是一座很老的城市,中国有南宁、有西宁,西边就是西宁,西宁有三个特点:汉文化和藏文化的交汇地、传统农业和牧业的交汇地、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文化,就形成我们西宁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就是西北的要冲和军事重地。优越的区位、气候的独特和民俗的多彩以及文化的厚重,也赋予了“中国夏都”非常丰富的内涵。
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演艺、饮食、民俗文化,处处都形成了我们这个城市亮丽的景观,也是我们城市很独特的文化底蕴。还有整个环西宁200公里范围之内中国夏都旅游圈中很多旅游资源,都是中国之最,甚至世界之最。西宁有回归自然的优美生态。同时借助很多活动,加强对外合作的交流,这也都能够展现我们这个高原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低碳经济上有何作为
主持人:“低碳”两个字是今年全国两会议题中的最大的一个热点,几乎所有的人大代表、地市,包括省级的领导干部都在热议在各地推行低碳型的经济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西宁市是不是也在推行这么一个低碳的发展理念?
毛小兵:对于地处三江源头,生态极端脆弱而又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首要的任务。所以,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西宁在实现全省的绿色发展中,承担着率先发展的重大责任,我们要着手在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产业的发展方面开展一些试点工作。着力培养有高原特色的旅游业和会展业服务业,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在低碳产业中我们首推低碳的高原特色会展业和旅游业。在低碳能源方面,重点发展我们的太阳能、风能。到目前,西宁已经形成了以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利用更先进的、更好的低碳交通方式。所以,我们在低碳发展方面,在产业、消费理念、能源,包括促进方式方面都有所作为。(作者: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