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随着三江源生态的恢复和人们保护意识的加强,曾经一度濒临灭绝的雪域之舟野牦牛在三江源地区频频出现,不少地方还出现了十几只、数十只的野牦牛群。
据了解,野牦牛被称为“青藏高原图腾”,目前仅分布于青藏高原环境严酷、气候恶劣的高山草甸和高山荒漠,属该地区的特有物种,是我国最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作为一种副业生产,各地为了补充经济收入和为了解决群众生活困难,野牦牛肉和皮毛被列入各地政府畜产品收购计划,各地也纷纷成立了专业打猎队,组织大规模猎捕活动,包括野牦牛在内的很多野生动物遭到了灭顶之灾。据《青海省志·林业志》记载,仅1959年全省就猎取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的肉750万公斤,野生皮毛1516162张。近年来,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不断,野牦牛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肆意猎杀的现象得到了控制,野牦牛数量在三江源地区逐步增加,与此同时,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长江北源第一乡曲麻河乡的牧民们还自发地成立了“野牦牛守望者”保护协会,牧民们自发组织人员定期巡山,密切关注着三江源核心区盗猎和破坏生态的行为,义务给牧民讲解环保知识。记者曾在这里看到多个数十只以上的野牦牛群。据当地牧民介绍,目前仅曲麻河乡包括可可西里部分地域在内的野牦牛数量估计已经达到了2000多头。(作者:葛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