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省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对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省委书记强卫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主持会议,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多杰热旦和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座谈会前,省委已将“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送审稿分别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进行了认真审读。座谈中,民革省委主委马志伟、民建省委主委高云龙、民盟省委主委鲍义志、农工党省委主委张周平、九三学社省委主委杜德志,省工商联副主席魏勤、任守德,无党派人士蒲文成、于杨,民族宗教界人士仁青安杰、马长庆、曲旦、马连龙等分别发言。大家在发言中认为,“十一五”以来,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历史任务,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大家表示完全赞同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并围绕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增加群众收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在听取发言后,强卫说,大家认真审读了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并做了精心准备和发言,充分体现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作为中共青海省委真友、挚友的责任感。大家在发言中提出了很多有见地、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收,充分体现到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使“十二五”规划建议成为更好体现全省各族群众的意志,推动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强卫指出,"十一五"时期,我们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积极践行"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保护生态这三大历史任务,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努力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科学发展模式,奋力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不断夺取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新胜利。五年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发展基础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五年,是我们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作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和积极力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做出了突出成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强卫代表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强卫指出,"十二五"时期将是我省推动"四个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好我省的"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把"四个发展"贯穿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领域,促进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全省上下要继续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大力弘扬"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努力形成推进新青海建设的强大动力。我们要继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新青海共同奋斗。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四个发展"和玉树灾后重建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共同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吴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