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海东地区共实施减排项目129个,减排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近7000吨。仅2010年一年预计可减排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3500吨,超减排目标80%。通过减排措施的有效落实,全区水环境质量和县城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五年来,海东完成了互助、民和等10家重点涉水企业的废水治理和47家水泥、电解铝、硅铁和碳化硅企业的污染治理和整治,乐都老鸦峡109国道地区、互助沙塘川刘家庄和沙塘川小石膏等区域性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坚持“整合做大、减小建大、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产业升级”的原则,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结构,先后淘汰了22家铁合金企业的44台12500KVA以下硅铁矿热炉等一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及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同时严格新建项目准入门槛,规定新建硅铁项目单机容量均需在18500KVA以上,进一步加快了全区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煤改气、改电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工程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平安、民和、互助、乐都四县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运,循化、化隆群科新区污水处理厂正在抓紧实施。有序淘汰县城内的燃煤锅炉,加大煤改气力度,改变了锅炉烟囱林立的煤烟型污染状况。县城及周边地区的生活垃圾得到集中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污染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逐年下降,测土配方施肥全面进行,土壤污染得到控制。(作者:林玟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