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青海新闻 >> 正文
 
绿色信贷:助推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8月03日 双击滚屏
      信贷政策是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货币政策共同构成完整的金融调控体系,货币政策侧重于控制总量,信贷政策侧重于控制结构,是人民银行有效开展金融宏观调控的“左右手”。近年来,人民银行陆续出台了多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信贷政策,旨在通过“有保有压”促进信贷结构与国家产业结构的有机结合,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人行海西中支结合区域实际,紧紧围绕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和试验区产业布局,在政府部门、银监局的配合下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支持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环保经济的地方性信贷指导意见。根据2011年初人行海西中支对辖内二大中心城市格尔木市和德令哈市的12家银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的试评估显示,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收到了很好效果。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绿色信贷政策效果评估工作开展以来,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密切配合,绿色信贷意识明显增强,各银行机构不断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模式,积极争取上级行支持,增加信贷投放力度,采取措施有效调整信贷结构,紧紧围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和试验区产业布局,确定信贷支持重点和方向。按照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的原则,重点支持盐湖、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以资源的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为目标,集中力量支持了一批配套性强、关联度高、扩张性强、延伸产业链的核心项目骨干项目,使特色优势产业整体竞争力迅速提升。

  一是突出支持“促增长、调结构、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政策目标”。2010年未,海西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达到174.55亿元,比年初增加23.03亿元,增长15.2%,新增贷款的90%以上集中支持了循环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和优势资源开发企业。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大,信贷资金明显向循环经济建设的大项目、资源综合开发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集中,向优势资源开发企业集中,向绿色能源开发和环保型行业产业集中。到2010年未,海西州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达到120.41亿元,占到全部贷款余额的67%,比年初增加22.04亿元,增长23.16%,是同期短期贷款增长幅度的4.4倍。其中:固定资产贷款60.43亿元,比年初增加14.01亿元,增长30.18%,是短期贷款增速的30.18%,贷款余额中的90%以上,投放于鼓励发展产业、优势行业和企业。

  二是集中力量重点支持一批配套性强、关联度高、扩张性强的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和产业链延伸核心项目。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发挥了金融服务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国家货币政策趋紧和风险控制原则下,利用资金信息等优势,运用银团贷款模式集中支持循环经济骨干项目、核心项目,提升了优势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工行、中行、深圳招商银行14.21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建设的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万吨钾肥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2011年正式投产;工行、中行、建行、国开行24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建设的被知名财经煤体《21世纪经济报道》评选为2008年中国十佳绿色信贷项目的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项目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项目三期工程即金属镁一体化项目,是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核心项目,总投资600亿元,其中,启动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2011年7月开工建设,工行牵头组织的139亿元银团贷款协议已经在签;由中行、国开行、青海银行签约7亿元银团贷款支持的青海盐湖海虹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ADC发泡剂一体化工程项目,2011年3月也进入了试生产阶段。

  三是加大了对新能源和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由工行牵头,国投财务公司、交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参与的2.89亿元银团贷款,支持的国投格尔木光伏发电有限公司20MWP光伏电场项目,总投资3.6491亿元,贷款期限15年,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2010年4月开工建设,2011年7月投产运行。中行、建行也正与进驻海西的龙源电力、中投电力太阳能、风能发电项目进行洽谈之中。2009年,由德令哈市农村信用联社组织省内6家农村信用社投资7500万元支持的青海省重点工程项目、青海海西化工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技改项目,于2010年投产运行,建设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两条,年消化青海碱业石灰石尾矿75万吨,炉渣、粉煤灰等废弃物25万吨,每吨水泥生产成本下降50元,淘汰了落后的湿法生产工艺,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农行海西分行5000万元支持的青海中天硼锂矿业有限公司硼酸生产设施和硼酸母液处理技术改造项目,对矿区低品位矿及生产企业废弃母液集中综合回收利用,有效地解决了废弃母液外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建成了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利用体系。

  四是突出对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的支持。农发行海西分行2009年投入2572万元贷款支持天峻县城集中供暖工程,拆除小锅炉77座,彻底改变了县城各单位及居民区一户一炉分散供暖的状况。2010年试运行后,年节约原煤1.961万吨,减少消耗56%,增加供暖面积15.5万平方米,增长221.4%,不仅改善了机关单位、居民的工作生活条件,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而且改变了高耗能、高污染现象,使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辖内五家农村信用联社为支持退耕(牧)还林(草)政策的落实,保护三江源和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与州农牧局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在代发20多亿草原补偿款的同时,由信用社贷款支持各县市游牧民定居工程,到2010年底,德令哈和格尔木二市已投入2500万元,解决了480户牧民的定居问题。德令哈农村信用联社还积极支持防沙治沙工程,近年来共投放搭桥贷款3.0435亿元,实现荒地造林55余万亩,封山育林70余万亩,城市防护林带4310亩。农发行投资2088万元支持德令哈市建设315国道绿色长廊1600亩绿化带工程也正在建设之中。

  五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农发行发挥政策性信贷优势,以改善农牧区生态环境为目的,支持农牧区饮水项目,灌区和干渠及节水改造工程,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等,在格尔木市累计投放农业绿色信贷3.33亿元,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13个,解决了近1万农民的饮水困难问题,增加和改善耕地灌溉面积26万亩,林地灌溉面积5万亩,草地灌溉面积6万亩,扩大油料和蔬菜灌溉面积1.8万亩,改造干渠110公里。在德令哈投入1.7亿元支持市区巴音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在美化城市环境、提升抗洪能力,保护国道、省道、输电、输气、输水管网的同时,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流域区14.6万亩农田灌溉得到改善,1万户农民受益。全州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支持“三农”主力军的作用,按照政府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政府部门+农信社+农牧民”等多种信贷模式支持“柴达木枸杞种植基地”建设,到2010年末,全州农村信用社投入资金支持建设枸杞基地22.3万亩。有力地配合了政府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意图,实现了农牧民增收目的。□(作者:翟植 子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
上一篇:我省开展中-南祁连地区1:5万航空磁测空中“探宝”
下一篇:“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采风活动走进青海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2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关于确定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重点工业
[重要通知]省政府发布《青海省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
最新更新
[青海新闻]国家银河培训青海省2012年中小微企业经
[重要通知]第一批青海省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单位名单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3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财经新闻]“双百”行动助力经济发展
[重要通知]关于举办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2012
[青海新闻]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2012年青海省
[重要通知]关于举办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2012
[青海新闻]国家银河培训青海省2012年中小微企业生
[重要通知]关于举办2012年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
[重要通知]关于举办“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和股权融资
[政策法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
[中小局动态]我省组团参加第九届中小企业博览会
[重要通知]“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果洛州中
[时政要闻]“方力钧文献展:走进青海民族大学”活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