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科技支撑工程助企业腾飞
★开栏的话★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科学发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经济形势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不容乐观。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和面临的困难,围绕推动“四个发展”,坚持一手抓灾后重建不放松,一手抓科学发展不动摇,用科学发展的成果提振灾后重建的信心,用灾后重建的成效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今日起,本报将开设《坚定不移推动“四个发展” 五月回眸说经济谈民生》栏目,敬请关注。
青花瓷一样的小碗装着传统的青海老酸奶,从包装到口感,吃了不知多少年的酸奶再一次征服了省内外的消费者,这给依托科技闯市场的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创造了不俗的销售业绩。“我们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上亿元了。”5月19日,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国荣自豪地说。
从年销售收入两百余万元到上亿元,通过“123”科技支撑工程,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借助科技的力量,让老酸奶销往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其实,在我省“123”科技支撑工程实施近一年的时间里,60个项目中已有49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18个项目完成产业化核心技术的攻关,申请取得了49项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21个项目试生产或已投产,实现产值45.72亿元。科技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正在逐步提高,科技正在带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据介绍,“123”科技支撑工程是10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20个联合攻关项目和30个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的简称。在10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中,已有7个项目开工建设。青海盐湖集团在加大盐湖资源综合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了金属镁的生产技术,带动了钠、氯、石灰石等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在柴达木盆地构建完整的技术先进、环保、节能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青海弘川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实施的SBR复合改性沥青产业化项目,目前已形成26万吨的年生产能力,产品主要销往西藏;青海洁神装备制造集团公司开发出了道路清扫车、垃圾车等产品;青海百通高纯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实在国内率先利用硅铁矿热炉余热发电,已攻克锅炉清灰困难、锅炉产蒸气不稳定和余热发电等关键技术难题,并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123”科技支撑工程中,20个联合攻关项目中已有15个项目开工建设,申请取得19项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30个企业自主创新项目中,2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申请取得16项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成为加快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如青海老酸奶的蜕变,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在科技创新中尝到了甜头,现在,公司正在依托我省优质的乳制品资源,继续研发酸奶系列产品,丰富产品品种,让青海老酸奶走得更远。 (作者:花木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