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旬,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拉司通村新农村示范点正式开工建设。为了将受灾的拉司通村建设成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省政协将募集到的1904.86万元社会捐资注入了该项目的建设,将有378户牧民新居建设接受补助资金。
今年“七一”前夕,省政协主席白玛再一次来到玉树,参加了囊谦县灾后重建800户农牧民集中入住仪式。在玉树期间,他还详细询问了灾区恢复重建情况,就一些农牧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与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交流了看法和意见。
加快灾后重建的脚步,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这是对灾区人民最大的安慰。围绕群众的这一根本利益,各级统一战线组织和人民政协尽职履责,广泛调研,建言献策。
省政协主席白玛震后在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州民中、州完小等学校调研受灾情况时,根据校舍几乎全部倒塌的实际,在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后,提出了将5000多名学生送往外省区异地就学的建议,被正在灾区指导工作的教育部负责同志和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采纳。
震后第10天,省政协就组织政协委员启程赴四川,考察学习汶川灾后重建工作经验。5天后,考察组带着考察成果迅速返回,借鉴汶川经验,结合玉树实际,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了《对玉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思考和建议》,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考察报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之际,省政协常委会号召全省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专委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截至去年年底,各民主党派和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建议115条,紧急提案6件。对提高灾区物资供应能力、实施群众心理危机干预、灾区群众公平救助、灾区疾病预防控制、提前做好重建规划、重建过程中的建材特供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其中,关于在玉树恢复重建中推广使用CL建筑结构体系的紧急提案,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三部门据此联合下发了《关于在玉树灾区农牧民住房建设中使用CL建筑体系的通知》,对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产生了直接影响。
2010年7月,玉树最美的季节,灾后重建正在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苦干三年、实现二十年跨越”目标,如火如荼地展开。省政协主席白玛又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他深入到玉树县结古镇甘达村、称多县称文镇岗茸村,了解重建工作的进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群众对重建工作的意见。并实地查看了禅古寺、当卡寺恢复重建工程。
关注重建,情牵玉树;心系群众,履职为民。2010年9月7日至9日,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白玛率领驻青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前往玉树,视察灾后重建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桑结加,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盟青海省委主委鲍义志,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革青海省委主委马志伟参加了视察活动。省政协副主席陈资全、仁青安杰、李忠保陪同视察。
视察团实地察看了禅古村、西杭燃油发电站、玉树第一民族中学、玉树第三完小、建材物资配送中心、中石油LNG加气站、新寨绿色产业基地的建设情况,并召开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宗教界人士座谈会等,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意见建议。针对了解到的地震造成结古地区出现25处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极易造成山洪泥石流和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以及西杭燃油应急发电成本高、运行费用尚未落实等困难和问题,视察团上报了《关于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的视察报告》,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提出了围绕重建规划,尽早实施地质灾害预防工程;对恢复重建建材供应实行特殊优惠政策;采取措施,保证重建期间的电力供应;尽快实施大电网进玉树项目,彻底解决电力紧缺问题;尽快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支持玉树经济发展等5条意见建议。
驻青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的视察报告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并青海省政府认真研究。李克强、回良玉副总理也作出批示,对贯彻落实温总理批示提出了要求。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与省委、省政府携手同心,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民革青海省委在调研后结合汶川地震的救助经验,就如何在发放救灾物资和补助中进一步体现公平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针对灾后重建,民革青海省委提出,着力提高物资运输能力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保障,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一整套建议。他们还建议,在安置受灾群众和震后重建的关键阶段,要特别关注灾区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
对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积极参与、有力支持玉树抗震救灾斗争,省委书记强卫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他们在玉树抗震救灾斗争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政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