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季节,柴达木绿洲农业区又迎来一个丰收年——今年柴达木农业发展的主题非常明显:以工业化理念打造和培育柴达木特色的现代农牧业。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于2005年确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思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并且,继建立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实验区之后,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将海西州确立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示范区。州政府在去年组织实施了213个农牧民直接受益的水利工程、乡村道路、保障性住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工程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按照“西部枸杞、东部马铃薯、城郊蔬菜、基地养殖”的思路,加大枸杞、马铃薯种植和牦牛、高原淡水养殖、城郊果蔬五个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到5月中旬,围绕五大基地实施的23个项目已经落实,项目包括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枸杞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日光节能温室建设等,总投资超过3.34亿元。同时,今年在109、315国道沿线15个村实施整村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百村”示范工程,这一涉及1462户农牧民的工程总投资9254.95万元,项目包括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并培育蚯蚓养殖、蔬菜设施化生产等主导特色产业。同时实施整乡推进3000户游牧民定居工程。
为给现代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海西州继续实施总投资10亿元的柴达木绿洲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乌兰县下湾水库建设步伐,实施格尔木河、巴音河、布哈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积极争取都兰县哇沿水库、德令哈市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年内开工建设,并开始着手都兰县诺木洪河、沙柳河和大柴旦鱼卡河水库前期工作。(作者:杰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