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2月7日电(记者王大千)“最近菜价好,一个冬天3座大棚能收入3万多元。”2月5日,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县高庙镇白崖子村菜农韩进学这样告诉记者。放眼望去,收购蔬菜的货车停在白崖子村村口,数十座蔬菜大棚中人们正在忙碌。
韩进学收入连年增加,得益于青海省近年来持续推进的设施农业建设
。为促进农民增收,青海各地规模化推进温室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了一大批农户走上设施农业致富路。
乐都县副县长韩玉科介绍,乐都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国营和民营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设施农业,通过专业合作社入股种植瓜菜的农民,每月可以领到1000的工资,年底还可从企业分红中获得收益。
去年以来,青海各地把设施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产业来培育,各地都实行一把手联点承包责任制,确保了设施农业项目实施,加快了日光节能温室建设进度。为确保建棚质量,各地整合建设资金,普遍采取挖掘机、打夯机、拖拉机等机械夯筑墙体,节省了人工费用,确保了质量。
为了规模化推进温室基地建设,青海还积极打造百亩、千栋温室生产基地,已新建百栋以上温室基地65处,千栋温室基地5处。目前完成日光节能温室3万栋,超额完成任务,预计温室蔬菜可增产6400万公斤,新增收入7904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