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木洪农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边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宗加镇境内,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通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已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道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项目区,赢得了“沙漠绿洲”、“翰海明珠”的美誉。特别是诺木洪农场生产的枸杞品质超群,因果粒大、果甜、籽少、色鲜,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而声名鹊起。
“红色产业”成效显著
诺木洪农场及其周边有我国最大、最原始的原生态野生枸杞群落林带,特别适应枸杞的生长。农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培育种植枸杞,到八、九十年代达到了一定规模。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枸杞产业发展,省林业局提出“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省经委出台《关于促进枸杞加工产业发展意见》等。面对机遇,青海诺木洪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诺木洪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多年种植枸杞的经验,抢抓退耕还林机遇,及早作出安排部署,指导农场着力强化枸杞基地建设,加快“红色产业”的发展步伐,到2010年底枸杞连片种植面积5.4万亩,种植规模占全省的50%;年生产干果8000吨,占全省枸杞产量的80%,产值达3.2亿元;成为青海枸杞生产的龙头企业,也成为全国集中连片种植规模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产品品质最优的枸杞种植示范基地和最大的柴达木枸杞集散地。
农场枸杞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农场职工群众通过承包土地种植枸杞,实现了勤劳致富;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农副产品流通及其他物流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枸杞后续加工产业项目、商务投资的大幅增长。每年进入枸杞采摘期,向社会提供大量的季节性就业岗位,为周边农牧民和我省东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牧民增加收入和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诺木洪农场已经形成7万多亩枸杞林和防护林,在柴达木翰海荒漠中建成了独具一格的绿色林区,其森林的生态效益可提高6-8倍,也为青海低碳经济和保护柴达木湿地生态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规划先行 科学发展
稳步推进诺木洪枸杞产业的“四个发展”,必须要规划先行。诺木洪农场规划建设枸杞产业园区的思路和发展框架正是基于此形成的。《青海诺木洪枸杞产业园建设规划》的编制,以国家、省上农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为导向,从青海特色资源深度开发利用角度着眼,结合诺木洪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拥有的枸杞种植业优势和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为推动申请项目立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今年2月19日,由省农牧厅等厅局委办组织召开了“青海诺木洪枸杞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论证会”,经过与会专家和相关部门及地区有关领导缜密研讨、科学论证,评审通过了全省第一个枸杞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枸杞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园区总投资24亿元,分三期完成项目建设。到2015年,新增枸杞种植面积4.6万亩,总面积达到10万亩;园区规划建设分为行政管理区、精深加工区、产品贸易区、科研开发区、文化生活区、种植区等六大功能区,同时建设城镇道路、农田水利灌溉、电网增容改造、农田防护林网、城镇给排水管网、园区园林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形成完善的产业运作体系和枸杞科技示范园区,将建成海西枸杞产业的龙头企业。届时,10万亩枸杞林和防护林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56万吨,在全省枸杞产业发展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枸杞生产及深加工将实现年产值17.4亿元,年上缴利税3.7亿元;可吸纳3—5万劳动力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3.9亿元,将对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规划还确定,加快枸杞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在基础设施问题解决后,采取筑巢引凤的方式,积极吸引优良企业和商家进行投资,逐项解决规划建设投资和招商引资问题,不断规范和提高枸杞规模化种植、精细化加工、集约化经营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龙头带动 产业集聚
2004年至今,诺木洪农场在青海监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海西州和都兰县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发展枸杞种植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已突破了6万亩,引进枸杞鲜果烘干、枸杞干果色选粒选、枸杞罐头加工、枸杞鲜果榨汁等多家深加工企业和设备,成为了海西州最大的集枸杞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功能齐全的重点企业。
2011年4月19日,青海诺木洪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州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挂牌仪式。
作为海西州的枸杞产业龙头企业,青海诺木洪农场承诺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枸杞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青海诺木洪枸杞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积极配合海西州、都兰县做好枸杞规模化种植、枸杞深加工企业、技术的引进工作;进一步完善枸杞种植标准化规程,大力推行枸杞种植的统防统治技术,逐步向绿色、有机枸杞种植迈步;充分发挥青海诺木洪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枸杞种植加工的标杆示范作用,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枸杞产业园区。
同时,按照优势资源扩规模、综合利用上水平、精深加工上档次、产业聚集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方向,将使枸杞产业由底端转向高端,步入精细化、集约化发展轨道,形成一、二、三产协调配套的枸杞产业体系,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并将对全省枸杞产业发展起到示范拉动作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特色枸杞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海西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提高我省枸杞产业发展速度;对周边农民创收致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产生重要作用,并由此让海西枸杞叫响全国走向世界。(作者:铁轮)